們就修什麼,我們要跟您一起走。」另一部分人則要參禪到底,不願更改。徹悟祖師說:「沒有關係,都是正信佛法。你們就照常留在大鐘寺吧。」
  
  ◎寺院經濟
  
  到了紅螺山(嘉慶五年,西曆一八○○年)總得吃飯啊,跟著去的弟子就問祖師,吃飯的問題要怎麼解決?徹悟祖師說:「不要緊,出家人餓不死的。」紅螺山寺院後面有個靠山,像朵大蓮花,左青龍、右白虎,以前還有兩條流水,一條橋。前兩年我回去,水已經乾了。前面是鳳凰山,也叫「影山」,不走到廟跟前看不到廟。以前滿山的松柏,現在也都砍光了。鳳凰山坐北朝南,高度大約只有二十層樓。王爺們擔心師父的生活問題,於是跟徹悟祖師說:「從鳳凰山頂往東、西、南三面望去,只要眼睛看得到的地方,都是你的。」這一眼望去就有三個縣,一個縣有數百個村莊,收來的租都歸祖師。但是徹悟祖師說:「我來這兒是為了修行,我一個人那吃得了這麼多呢?」雙方說來說去,最後決定只留山下不論旱雨都能長農作物的良田約兩百頃(一頃一百畝)給紅螺山。我住在那裡的時候,紅螺山留種的田大概幾十畝;其餘的收租,鄉下人種地,交租給紅螺山。
  
  廟裡有田產也很麻煩,紅螺山是十方道場,傳法的制度,誰先得法,誰就先做方丈,如有三人得法,那就三人輪流,三年一輪。方丈三年一換,鄉下人種紅螺山的田地,一種都是一、二十年,新方丈上任時找不到地頭,他們就不交租,找他也不承認,最後就弄得寺產亂七八糟,收也收不回來。紅螺山不做佛事,不靠外緣,所以沒有別的收入,除了修行之外,沒有別的事情。那時我不知道什麼是「打齋」(居士打齋供眾),因為天天念佛就有飯吃。紅螺山吃飯是四天一輪,每天的菜色都有規定。每來一位掛單的師父,加多少米、油,都有規定。那時候一年收的糧食吃不完,出家人每個月還可以領衣單錢。因為不做佛事,所以沒有供養,完全靠常住,一個月每個出家人給一塊現大洋,這些錢都是賣糧食來的。紅螺山除了吃鹽要用買,山下有個布店,出家人做衣服,可從該店低價購布料,其餘的都靠自己做。
  
  ◎道風、規矩和講經制度
  
  修行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最熱的三個月,功課最輕,不拜佛。連早晚課在內,上午兩支香,下午兩支香,晚課,再加上蒙山,一天七支香,太熱的時候就放香。到七月十五就稍微嚴格一點。從八月十五到十月十五,稱為「加香」,就是每一支香要加二十四拜。這樣的功課,每天上午二次,下午二次,晚上一次,總共五次二十四拜,一直到十月十五。接著開始打佛七,從十月十六日到正月十五,共打十個佛七。剛開始打三個七,然後休息二、三天,大家洗衣服等,再連打五個七,接著過年,從年三十晚初一又開始,到正月十五,總共有十個七。打佛七的時候,不准看經,早晚課不會,也不能看課本,完全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不准有旁的東西。
  
  現在在海外是突然打佛七,這樣人會受不了。在大陸不是這樣,先慢慢增加拜佛,到了十月十五打佛七,就加到四十八拜,五個四十八拜。拜的快慢不能自己做主,有一個當值比丘,一手拿引磬,一手拿四十八拜的念珠,他站著不拜。引磐的快慢是依方丈和尚拜的快慢,要看到方丈動才能敲,方丈和尚不在,就以維那師父為主,不可以隨心所欲。
  
  紅螺山念佛的方法有四句話:「一氣三句念阿彌,一句要比一句低,念清聽清記清楚,滅罪無量實不虛」。第一句是說,念四字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每口氣念三句佛號,在第三句「阿彌」,也就是兩句半時,停止音聲,留下第三句的「陀佛」換氣,換慣了氣自然夠,每個人都把氣調得一樣長;第二句是說,念佛的音聲是從高而低;第三句是說,念佛要口念清楚,耳聽清楚,心記清楚;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