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讓人深思的文章 -- 「平時是天使,週末是魔鬼」
2012-5-10 15:42:51

  「平時是天使,週末是魔鬼」
  南方週末  2006-02-2314:46:24


  只願側面面對鏡頭的徐萍為了家庭承擔了幾乎難以想像的痛苦 本報記者麥圈/圖
  本報記者 傅劍鋒 實習生 馬小六
  
  2006年初的大年除夕夜,23歲的鄉村女教師徐萍紅了眼圈看著滿桌一家人。
  父親徐恩懷看著女兒顯老的臉容,對三個兒子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將來你們日子好過了,一定不能忘記你們的姐姐。」
  這句話勾起了徐萍4年來的酸楚回憶。2002年春節期間,作為長女,她為了籌集弟弟們的學費和償還家庭的債務而瞞著家人出去賣身。此後週一到週五在鄉村教書,週六和週日到城市賣身,直至兩年後道德的自責與身體的病疼行將壓垮她時才停止了賣身生涯。
  在2005年底,徐萍通過電子郵件將自己的經歷告知本報記者,並且在天涯、網易、碧海銀沙等論壇上發了帖子。講述了4年來在親情與懺悔間掙扎的艱難心路。
  這些帖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是天使,還是墮落的魔鬼?人性是如何在矛盾中呈現?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作為長女,她所面對的
  幾經周折,記者找到了徐萍家。這是中國南方某省一條鄉村公路旁的單層紅瓦磚板房,白色泡沫塑料箱四處墊放在屋樑下,她的父親徐恩懷說這是雨天時用來接屋頂漏雨的,家裡沒有財力修繕日漸老化的屋頂。
  徐恩懷的大兒子正在北方一大城市上大學,兩個兒子讀高中,三個兒子學費一年至少2萬元。第二個兒子在去年其實已考上大學,但考慮到家裡供不起兩個人上大學,所以他選擇了再在高三復讀一年,等他的哥哥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後再考。學費重負已使他家在2005年欠上了4000餘元新債,家中尚有1994年欠的舊債。
  妻子陳蓉講起了那20萬元巨債的由來。1994年,丈夫徐恩懷滿懷希望地從本地「農村基金會」裡借了14萬高利貸買了卡車,夫妻倆跑起了販運香蕉的生意,但三四年間,高額的管理費和三次車禍,徹底擊垮了這個缺乏抗風險能力的農民。他本息合計欠了「基金會」共約20萬元。積勞成疾的他還在1997年被切除了膽囊,後來肝功能也出了問題,不但欠了上萬元醫藥費,而且身體再也不能承受這種高強度工作。
  巨額的債務讓不善言說的徐恩懷變得更沉默了。他拖著病體承包了農場種荔枝和香蕉。
  儘管日子艱難,但不識一字的母親仍然認為,不能讓孩子們失學,「你們只有讀好了書,才能不再過像我們這樣的生活。」到了2000年,徐萍快讀完中專時,她的三個弟弟也陸續上了初中與高中。一貧如洗的徐恩懷咬牙以1萬元的低價賣掉了那輛14萬買進來的貨車,交了四個孩子的學費。
  斜靠在母親身旁的徐萍流淚了,她對記者說,爸媽如果不要他們讀書,他們本可以過得好許多,也許像不少同村人一樣靠勤勞蓋起樓房。「在我們這個村裡,只要有普通人家的孩子考上大學,幾乎沒有不會變得更窮的。」徐萍說。記者對這個村莊的調查也發現,儘管近年大學不斷擴招,但這個村考上大學的孩子並沒有多起來,近三四年來考上大學本科的只有三四個。受調查的農民們反映,他們不想因為孩子的大學費用而承受超出常理的負擔。

英語教師徐萍過著簡樸的生活 本報記者 麥圈/圖 
  所以父母的歎息日益成了徐萍「心中永遠承受不起的重」。2001年,中專畢業的徐萍當上了一個鄉村小學的代課老師。這一年她買了300包搾菜,吃了一個學期,全力省下工資作為三個弟弟的學費。
  在這一年,父親徐恩懷又一次病倒,卻捨不得花錢動手術,只想把錢留作孩子們的學費。但徐萍決心為父親的手術籌錢。村裡一個貪覦上少女徐萍的人傳話給她,只要把第一次給他就可以借2000元。「為了爸爸我差點想豁出去了,是姑姑勸住了我並借給我們家治病錢。」徐萍在給記者的來信中回憶。
  2002年春節前,基金會又一次來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