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地藏菩薩本願經》)
(二)
身體端正,影子也就端正;身體歪斜,影子也就歪斜。造了善因必定會得到樂果,造了惡因必定會得到苦果。
但是,世間很多事情看上去並非如此,往往作惡的人得到了財富地位,而行善的人卻命運坎坷,這是因為:
一、現在所得的果報未必是今生所造,而現在所造的業因也未必今生受報,就好比今年所吃的谷米乃是去年所種的一樣。如果宿世善緣已經成熟,此世雖然為惡,也會先享受福報。譬如欠債,急處先還。就好像雖然遇到災年,但儲備了糧食,則可以渡過難關。如果今年田園荒蕪,則來年就會受苦(《業報差別經》)。
二、人心變化無常,行善之後能生退心,作惡之後能發懺悔,各種業果交互呈現,錯綜複雜。
三、善行與惡行不可能盡人皆知,古人很注重積累陰德(只有自己知道的善行),因此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因果報應有時隱微難測,就如浮於海上的冰山,我們只看見露出水面的部分,而它隱藏在水下的部分卻巨大無比。
(三)
因果報應的理論為我們解答了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為什麼要行善而不要作惡?
「要行善,勿作惡。」一切社會教化體系乃至神道宗教都這樣教導世人。理由無非歸結為外部原因:社會群體的共同利益乃至神的旨意。這難免有強加於人的色彩,儘管法律制裁和宗教懲罰都很嚴厲,作惡的人還是層出不窮。中國道家等人性論者則將善解釋為人性的良知。但世人對人性是善是惡尚無定論,以人性作為倫理基石也很脆弱,何況在現代社會中,親情、友誼乃至肉體都可以兌換成金錢,甚至有的人連命都不顧惜,更何談良心?
世人的行為出發點是自身的利害關係,「這樣做對我有利還是有害?」而因果理論的出發點剛好與此吻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作自受,共作共受。」把行為責任歸於當事人自身,不借助任何社會力量和神意。將來是苦是樂,完全是自由意志的選擇。人們完全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命運的主人。這避免了神意論、宿命論和機運論的弊端。(陳兵《生與死──佛教輪迴說》)

 
1、因果律
米從哪裡來?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兒也不瞭解外面的世界。
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賓那一起吃飯,主食是大米,三個小傢伙就開始討論米是從哪裡來的。
劫賓那說:「米是從米缸裏來的。有一次我溜到廚房,看見僕人們從米缸裏盛出大米,洗過之後放在鍋裏蒸熟,然後盛給咱們吃。」
拔提說:「你別騙人了,缸裏怎麼會出米呢?米飯明明是從飯鍋裏出來的。」
阿那律說:「你倆別爭了,我看你們說得都不對,米飯不是從碗裏出來的嗎?」
三個小夥伴相持不下,爭得面紅耳赤。(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傳》)
「眼見為實」,這是凡夫不相信因果的原因。
偷牛
有一個村子的人,共同偷了一頭牛殺掉吃了。丟牛的人順著牛的腳印找到了這個村子,向一個村民瞭解情況,問他:「我的牛在你們村上嗎?」
村民回答:「我們這裏其實沒有村子。」
丟牛的人又問:「難道你們不是在村邊的池塘分吃牛肉嗎?」
村民回答:「沒有池塘。」
「池旁有棵大樹吧?」丟牛的人問。
「沒樹。」村民回答。
「偷牛時是在你們村東吧?」
「沒有東。」
「你們偷牛的時候不正是中午嗎?」
「沒有中午。」
「就算沒有村、沒有樹,但天底下怎麼會沒有東、沒有中午呢?你的話沒有一句可信,你們偷了牛是不是?」丟牛的人嚴厲地問。
村民只好承認。
愚人也是如此。掩蓋罪過,不肯發露懺悔。但業因果報如影隨形,就像地上的腳印,清晰可見,任何罪過都隱瞞不住。(《百喻經》)
果味
古時候有位大富長者,家中流行風寒,惟有形似檳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