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報記.冥報記輯書 合刊
2012-4-19 23:30:47


簡 介:

  《冥報記》三卷,唐吏部尚書唐臨撰,收於 《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及《卍續藏經》第一四九冊。共收錄各種善惡報應的事蹟五十三則,所記多係南北朝末期至唐間之事,其中屬於北齊、梁、陳和後魏(北魏 )的僅七則,其餘均屬隋代和唐初。
  《冥報記輯書》七卷,係日本人佐佐木憲德所輯,仍收於《卍續藏經》第一四九冊,內容與《冥報記》性質相同,都是善惡因果報應的事蹟,年代屬於晉、宋與齊、唐之間。
《冥報記》《冥報記輯書》合刊序

      《冥報記》三卷,記事五十三則,唐吏部尚書唐臨撰,收於 《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及《卍續藏經》第一四九冊。
        《冥報記》也見錄於《法苑珠林 》卷一百,但作二卷,說:「皇朝永徽年內撰」。考《冥報記》卷上第三則「唐絳州大德沙門僧徹」中有:「僧徹專以勸善為務,而自修禪業,遠近崇敬如父焉。永徽二年正月忽囑累徒眾,自言將死。……至今三歲」之語,可知此書應撰於永徽五年 (公元六五五)。
        《冥報記》卷首有作者自序,略述此書的撰述緣由;說明「凡有生命者皆有識,有識則有行,有行則隨行之善惡而受報,此乃物之常理,無所可疑。」並舉「晉之謝敷、宋之傅亮、張演、齊之陸杲等,均錄有 《觀世音應驗記》,及齊之蕭子良作《宣驗記》、王琰作《冥祥記》等,皆為善惡報應之實例,證明因果不昧,善惡有報,以勸戒未來,使聞者深心感悟。」作者既慕其高旨,也想勸人,因此錄其所見所聞,集為 《冥報記》一書,並說:「言不飾文,事專揚確,庶後人見者,能留意焉。」可知作者目的,在於引證因果報應的事實,以警惕世人。
        《冥報記》共收錄各種善惡報應的事蹟五十三則,所記多係南北朝末期至唐間之事,其中屬於北齊、梁、陳和後魏(北魏 )的僅七則,其餘均屬隋代和唐初。每則不立標題,編次不以時間先後為序,也不以類別相區分,故無定例可循。每則之末都有小註,說明所見所聞的根據,以證明「事專揚確」。
        另外,據《法苑珠林》卷一百所載,於龍朔(六六一~六六三)年間,中山郎餘令(字元休)曾撰《冥報拾遺》二卷,以補唐臨之書。原書已佚,有片段輯存於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卷一百十六、卷一百二十一等之中。
        《冥報記輯書》七卷,記事六十九則,係日本人佐佐木憲德所輯,仍收於《卍續藏經》第一四九冊。
        《冥報記輯書》無序跋,亦未署輯時,內容與《冥報記》性質相同,都是善惡因果報應的事蹟,年代屬於晉、宋與齊、唐之間。見其目錄所註,所輯大多出自 《法苑珠林》與《太平廣記》,其中第一則亦出自《三寶感應錄》卷中。
        本書及同類之《見聞錄》、《現果隨錄》、《六道輪迴錄》、《幽冥問答錄》(見書後「淨宗叢書」)都是引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實例,充分顯示「人死不滅,尚有輪迴」,其神識 (民間稱為「靈魂」)隨生前善惡之業,再度受六道輪迴之報。而人生大多是惡多善少,一旦命終,必入惡道,是故佛言:「人身難得」;雖有持五戒、修十善,報生天道、人間,但畢竟稀少。何況天人壽終,難免墮落;人生百歲,依然老死。更何況三世無量,六道循環,生死不絕,輪迴無窮。因此,與其在此界受六道循環、生死無量之果報,何如往生永恒不滅、自在安樂之淨土。臨終往生淨土比來生作人還容易,淨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而作人若無五戒則無希望,是故印光大師說:
來生作人,比臨終往生(淨土)還難;
不生西方,必墮惡道。
又說:輪迴未出,危險太大。
        善導大師說: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
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捨,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淨土,向無上菩提。
因此,人生便有一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