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自端嚴 玅境老和尚
2011-2-17 16:49:24


壹、略示坐禪(止觀)方法
觀音禪寺住持了義法師慈悲﹗
大 家發心在這裡學禪,這件事非常吉祥﹗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的身口意處於動亂的情況,一般人當然沒有特別的感覺。我們相信佛法的人,閱讀經律論以後才知道,這 是凡夫境界、是不理想的,所以佛教徒願意改善它。如何改善呢?從受戒開始。以戒為基礎,而後學習禪。禪即止觀,止觀即定慧;所以也就是學習戒定慧了。
持 戒就是改善我們的行為,止惡揚善。行為由思想發動,所以要從這一念心開始改善我們的行為。概而言之,思想問題有二:一是動亂的過失,一是愚癡(有所得)的 過失。動亂的過失,必須以定(止)的方法來改善;愚癡的過失,要以慧(觀)的方法來對治。成功以後,就是聖人而非凡夫了。
我們在這裡一起學習六妙門,這六個方法其名為「數、隨、止、觀、還、淨」,用這六個方法來改善我們的思想--心。
修止者,即是令原來動亂的一念心,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如何能明靜而住?方法有二:
首先,必須選好一個所緣境,將此所緣境,明明白白、一點也不模糊的顯現於心。舉例來說,若以蓮華作所緣境,先將此蓮花形相、顏色觀察清楚,然後閉上眼睛,將蓮花的形色顯現於心,將心安住於蓮花上不動。還有種種所緣境,此不多說。
第二,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憶念所緣境。如此,心即能相續不斷的明靜而住而不散亂。譬如:一想念母親,母親的影像隨即顯現於心;若一直憶念,則母親的身形、面貌就不斷顯現。此與內心相續安住在所緣境之道理相同。若不持續憶念,即失所緣境,就是在打妄想了。
所以,歡喜靜坐之人,若感覺心老是亂跑、無法安住,原因正是未憶念所緣境之故。我們通常說「要訣」,不斷的憶念所緣境就是靜坐修止的要訣。如此心則不亂,妄想即止,能一直明靜地安住在所緣境上。
坐禪實際上有二件事:一是宴坐,二是經行。二者缺一不可。
經行的速度可以慢、也可以快;南傳佛教多採取慢步經行的方式,而中國傳統禪堂多習慣於由慢而快的經行。無論何者,都是要攝心,不要東張西望,不要看任何人。雖然在經行走路,仍舊注意自己這一念心,叫它不亂。
第二個方法,若是採取慢步方式,注意腳的起落。走路有三個步驟──起、進、落,將心專注於此而不亂;這個方法還能治療身體的病痛。經行的時間至少十五分鐘;若有需要,一個鐘頭都可以。
我們佛教徒想要在佛法上有成就,一定要學習坐禪。現在是最適合我們學習的一個時代,因為關於坐禪方面的書很多;若是五十年前,參考書不夠,學習恐怕就有困難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