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君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人之憎我,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知道」與「不知道」哪一種好?並沒有一定標準,知道有知道的煩惱,不知道有不知道的樂趣。 
■九月 四日  星期一

污泥可以長蓮花,沙田可以育禾苗,外境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成為一顆有用的種子。希望自己受益的一句話,徒眾也能受用。

我總感覺未來比現實美麗,記得一九四九年元月來臺時,當時臺灣生活條件與我在南京上海的繁榮景象差距實在太大了,那時臺灣的佛教也大都停滯在神壇廟觀、殺 生拜拜的階段,沒有叢林的規模,更沒有教育、文化事業,不禁心有所感,於是就在《覺生》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為〈回憶比現實美麗〉,敘述佛教在大陸對 人才培養與文教事業的用心。如今,臺灣佛教的蓬勃發展,已不可同日而語,對於未來,我總抱持無限的希望,期待「未來比現實美麗。」

最近有一些感想,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接待來訪客人要依參訪地點「分工」,不要一大堆人擠在一起,負責引導的人,要讓客人覺得很「安心」,知道自己的空間,自己的所在很重要。

◎訂規矩要依法不依人,才能樹立權威。

◎身為當家師、知客師每天至少要向住持口頭報告一次,如果一連三天都沒有報告,非稱職的知客師,因沒有盡到承上啟下的責任。主管不喜歡屬下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沒有報告,得不到訊息。

◎各工作小組間,也要有定時會報,若沒有,彼此默契就不容易養成,自然就不易達成共識。

◎報告內容要衡量,常住必須要知道的,如人來客往、人事之類,如果一、二個星期仍報告不出內容,則表示太沒有觀察力,太不重視本身工作。

◎對自己的缺失,有的人「習慣」說沒辦法改,一個人會不會進步,就要看他有沒有學習性。

◎做人要老實,不要怨恨,不要發牢騷。

◎年輕時要學會看書的習慣,年老才易度時光;
 中年時要培養修行的習慣,年老才易度時光;
 老年時要懂得保健的習慣,年老才易度時光。

◎講政治,除追求自由民主外,還要考慮到是否幸福安樂,民主講究溝通與了解,這才是民眾需要的。

◎民主政治下,每一個人皆有權利參與,中國幾千年來的盛衰,唯有佛教是一直平順的在發展,可見宗教是超越時空的,只有宗教是一輩子的事,其他皆如過客。

◎我本身沒有什麼黨派,而且這也不重要,因心中只有芸芸眾生,臺灣目前要追求的是人權的尊重、政治的自由、人格的尊嚴﹗

◎人有了仇敵要去化解,去施恩惠,不要去結仇結怨、不顧人情。與人為善,皆大歡喜,是處事不可少的原則。 
■九月 五日  星期二

上星期在羅嘉眼科因黃斑水腫做了一次眼底照相,今再前去複檢,依照片顯示,右眼一切正常,左眼因眼底微血管破損,致使血流到視覺中心的黃斑部位,故造成傷害而影響視覺,只要不再繼續惡化(不再出血),視覺就可以保持得十分良好。

造成眼底血管破損的原因是高血壓及血管弱,保持血壓正常是很重要的。在眼底血管破損部位,羅醫師為我做了雷射治療,右眼打了一百十七次,左眼打了兩百十四次。

離開羅醫師診所,在出口處碰到不少信眾,表示對我四月分在榮總手術的關心及康復的祝福,有的人在握手時緊緊不放。「握手」對一個公眾人物是免不了的禮貌,但如何握得恰如其分,也是一門學問。

「公」,是對年老者的尊稱。古時五等爵的第一等,即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