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徒眾永霖、滿航之母徐褚格夫人,日前往生,告別式前,先安放在佛光山萬壽園內的安寧病房(往生堂)。上午,特前往靈前上香誦經。

佛光會泰山分會督導許卉吟、新莊分會會長載碧雲(新莊市長夫人),及會員吳勝隆、游登瑞、陳玉山、陳順義、楊碧雲、陳樹海等人今來山,隨緣請大家到法堂一 起用自助餐,談話內容都離不開佛光會。國際佛光會之所以能在海內外各地區紛紛成立分會,都是靠會員們的共識及努力,看到分會會長、會員們的熱心,對國際佛 光會未來的會務發展,更具信心﹗

由內政部舉辦的內政記者參訪團,今南下臺南、高雄兩地,巡視古蹟管理維護情形,並拜訪捐資興辦慈善公益事業的績優團體。吳伯雄部長率其屬下及記者團一行五 十餘人,下午四時三十分抵山,吳部長立即前往奉安在萬壽堂的前故副總統陳誠先生靈前上香。監察院陳履安院長也專程從臺北南下,在靈前答禮。同行者尚有高雄 縣長余陳月瑛、高雄市警察局長余玉堂、高雄縣警察局長陳嘉隆、高雄縣仁武分局局長陳書田。

晚六時三十分,在竹林一室以素齋招待大家,餐後並在雙園堂和內政記者們座談。

我首先向大家作簡介︰佛光山開山已二十七年,這些年來,「佛光山做了些什麼?」

1.建立兩序現代教團制度。  2.促進佛教國際化的發展。
3.推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  4.各宗教間的融和與交流。

之後回答記者先生小姐們的發問,如︰兩岸佛教問題、佛教對社會問題的看法(安樂死、優生保健、出家人可否從政、器官移植)、在佛門工作與在社會工作有何差別?

晚十時多,座談會才告結束。隱約中還可以聽到從學院那兒傳來的安板聲,山上已開大靜,但對從事記者行業者而言,現在正是疾筆趕稿開始工作的時候。祈祝這些無冕王,在靜謐的夜空下,每天都能寫出精彩的報導。 
■九月 四日  星期六

昨天,佛光山叢林學院八十二學年度舉行開學典禮,學院設有十個分部,今天則一起在本山舉行為期一週的聯合講習會。新的學年開始,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新的面孔,這是學院永保朝氣的原因,特在講習會上,和近千名的學生們開示––

同學們又進入一個新的學年,新生們也本著「因求真理登淨域,為學佛法入寶山」的心懷,割愛辭親,來山求學,相信在決定要來山學佛時,內心必縈繞著很多問 題。這些煩惱皆源於不了解的關係,等到了解時,對於人生的境界必定會有更寬廣的看法,我提出幾點來和大家談談,以幫助新生對佛門的了解︰

1.在家與出家

未上山之前,大家過的是擁有父母、親人、眷屬等世俗感情的家居生活,各位已有二、三十年的經驗,是好?是壞?心中有數。現在來山發心學佛,雖沒有出家,但 想法和居家生活的人已經不一樣了。因為在家要發增上心,叢林生活則要發出離心。在佛教學院求學讀書,院方完全尊重個人的意願,隨個人自由。因此出不出家並 不重要,但是要堅持一個原則,就是要將佛學作為終身依止、成功立業的基礎。佛學院的生活方式和在家完全不一樣,大家要將過去的一切習氣丟在門外,重新展現 一個新的自我,如同一張白紙,讓師長們依需要彩繪成畫或書寫成文,因為「真金仍須紅爐煉,白玉還要妙手磨」。一個人要經過多少的磨練考驗,才會成金如玉有 所成就。

有出世心念的人,學道比較容易入門;反之,則不易入道。學佛要有別於世俗的觀念想法,過去的生活多往「有」看,現在要往「無」看;過去過的是心外生活,現 在要過心內生活;過去以自己為重,現在則要以他人為重;過去重視物質,現在則要重視真理。總之,要將過去的五欲六塵看輕看淡,不要個人而要大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