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來來  /  謄錄
人到底有沒有靈魂?(實在該稱靈識──佛經不稱為靈魂,只稱為靈識)?有沒有可以移物或遙控的心力?     
我確信那是有的,我自己有過不少無法解釋的遙控心力實驗,及「離體」經驗,世上上很多人都有過此類經驗,雖則程度因人而殊。   
有些「超常心理學家」稱此類經驗僅為「超常心理狀態」,又有些心理學家視之為「太豐富的想象」,一般人嗤之以鼻,認 為那些心靈經驗都是「幻想」、「活見鬼」。可是,在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知道都是真實的,既非幻想,亦非幻象,亦非想象,更不是活見鬼。我的精神狀況完全 正常,心理健全,我的新科學知識水平不低於一般人,我的醫學知識也過得去,我知道我的精神狀況和健康狀況無可能產生幻想。     
我不時在修行佛家禪定時離開自己的軀體,看見軀體仍在打坐,而真我已經飛翔進入太空深處,從彼處可以看見娑婆世界的 過去與未來,自然更可看見這個五濁世界的過去和未來,因為在宇宙深處,時間是零,空間多度綜合交錯,以無限觀察有限,以靜觀動,一切因果、動向有一定的運 動往復方向和軌道,都歷歷在目。     
所謂過去,所謂現在,所謂未來,在多度空間的宇宙之中,根本都是虛妄而不存在的,也可說是同時並存的幻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金剛經》的名句,當進入宇宙太空深處,我們就可體會得到其深奧的意義的一斑。     
很多人修禪定也有類似這樣的經驗,所謂禪定境界的四級,其實只是大概的劃分,並無確定的界限。上面說我的低淺的禪定 境界,大概也只能列入二禪階段罷?距離四禪境界的進入非想非非想空間還遠得很,實在不值得竊喜,亦更不值得以之告人。在這裡,只不過是拿我這種幼稚的初境 來作為研究實驗話題而已。     
如果這種「離體」的經驗,可以認為是「心識」的自由活動,那麼,識就是靈魂(佛經不講靈魂,只講識)。佛經教人學佛找尋真如自性親證,轉識成智,因智發慧,在我個人感受來說,這正是佛教我們達到「如來」的方法,也是唯一進入永恆不生不滅之路。     
一九六三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理爵士(Sir John Eccles)在他的得獎論文中說過,神經細胞彼此之間有無形的溝通物質,這就是靈識的構成。     
艾克理爵士說,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與識力的「我」,「我」是在胚胎時期或極年幼時進入肉體在大腦,它 控制著大腦,就好比人腦指揮電腦。人的無形的非物質識力智慧「靈識」對其物質構成的肉體大腦,施予實質的推動;使大腦內的腦神經細胞發動工作,這種非物質 的「識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     
牛津大學的著名生理學家查理士‧謝靈頓爵士(Sir Charles Sherrington)也認為:在人體的肉體內,有一個非物質的「自我」在操縱著大腦小腦。     
艾克理爵士關於靈識存在的重要學說,結論得自他從事的科學實驗及統計。他估計每人平均大約有三萬個遺傳基因具有潛在能力,可以產生「十」的一萬次平方個「自我」的排列方式,各人的獨特個性,就是由這些遺傳基因(DNA)的組合所形成。每一個人的獨特的「自我」,進入了世界上無數不相同的遺傳型式的肉體。     
艾式的理論,顯然已經發現了細胞的每一個遺傳基因(DNA)的特性,是由一種無形的力量予以連接和控制,這些無形的力量的組合,就是一個整體的識力或靈識。如果我對艾氏的理論的了解沒有錯誤,我想我可以作這一段的闡釋。     
英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