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存的土迷信,自然通不過科學的抉擇。而且那些也並非真正的宗教。真正的宗教,昇華人的價值而不貶抑人的自尊;解脫人類心靈而不桎梏人的精神;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肯決,無威脅、利誘等欺騙手段;是自由、平等、大慈大悲的,絕無贖罪、崇拜、信者得救的立場問題。科學家對此必善能抉擇,也必不至於美醜不分,真偽不辨,一併揚棄。
科學的使命,在於探討、發現、實證客觀的法則,使之結合並服務於人生宗教的目的,在揭開萬有的實(真)相,究明生命的本源,從勘破生、死、苦、樂的問題,進而證得生命的永恆──真常、真樂、真我、真淨。
科學而無宗教,形同有用無體,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非僅無裨人類福祉,適足導致人性偏枯和人類的毀滅;宗教而不科學,顯然是迷信而非智信,只能愚弄信徒,難期予人們以心靈救濟。
故知科學與宗教,分之則缺而不圓,背之將自陷偏枯。只有賦予科學以慈悲救世精神,才能除其功利之弊,去其唯物之失,以發揮其建設性的功用,美化人生,莊嚴世界,必須要求宗教能通得過科學的鑒定,才能破除迷信,建立正信,啟迪正覺。因此,唯有宗教與科學結合成一體的兩面,合作而又分工,方能盡其真,成其善,全其美。亦方能有裨於大同理想之實現,人間淨土之圓成。
大惑
翻譯文字,除了信、達、雅而外,首先要審量其人作品是否能為自己接受。若自己尚不能接受,可見原文本身距離信、達、雅已是很遠,是否值得費時、費力去譯出、傳播?這應該是優先考慮的問題。
談到佛法,儘管它是「不墮諸數」的,但卻也並不輕視有關時、空,相關條件的「時節因緣」問題。從這個角度看,其品質遠比印度為高。善於品嘗者,也必同意,雖然日本蘋果最佳品種是由我國山東煙臺移植,但在色、香、水份、輕脆、甜酸適度等條件上,較之原生地區遜甚多。這彷佛佛法到了日本就走了樣了。誠然「禮失」不妨「求諸野」。唯就佛法來說。中華大乘佛法,遠比移植於任何國家更為純正;也更能突出信、願、行、證的精神或特色。只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為甚麼放著自己戒行謹嚴,解行精邃高僧大德的文章不登,偏要熱衷於不三不四的東洋「佛法」文字的翻譯?而且不少學養很好的居士,所翻譯出的文章,遠不如他(她)自己寫的純正而有深度。實在令人大惑不解。
我訂閱「菩提樹」雜誌,將近二十年,最近看了幾篇譯文,幾次搖首歎息。內有篇名「祖師」的譯文,許多地方,的確讓一個具有正見的正信三寶弟子,有不忍卒讀之苦。尤其二七三期「祖師」一文的內容,讀來令人有一字一淚的沉痛、悲憤。容或那些聞所未聞的敘說是有它「考據」的基礎,也總讓人直覺的感受到所介紹的祖師,無論從那一角度看,都太不像位大師,更不像是中國人。所謂「白陽世界」,似乎聽來並不陌生,但可以肯定它絕非是諸佛主化的淨土之一。如果從頭到尾節引譯文,未免太費「海刊」篇幅。總之那是任何一位國內法師、正信居士都不屑顧、不忍讀的文章。儘管未標出原著者為誰?敢信,除了「日本居士僧」而外,那些名詞,那些刻劃,那些悟緣的強調,那些性格的描繪,在中國人或其他外國的同道來說,都是未曾夢見和不可思議的。
我之提出這個問題來討論,也許是過分重視弘法刊物對讀者的影響。但既非「小題大作」,也絕非對任何人有意見。佛教徒可以不具足淨功德,可以不辭入地獄,卻不可以視「如來家業」為不相干。故敢直率進言:請盡可能少費心力,毋再毫無選擇的競譯日本變態了的佛法文字,則讀者幸甚,佛法幸甚!倘筆者動機、知見偏而不正,合當生陷地獄。伏懇龍天護法,緇素大德為作證明。
自然
誰都知道三武滅法,是佛法的嚴重挫折,卻很少有人留意到在那時而道士祝發,時而和尚加冠的過程中,也給予了佛與道以觸類旁通的機緣。奇怪的是一方面不少古德喜用道家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