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惡緣,一定會造惡業。念佛人雖然拜佛念佛心也想佛,而心中參雜著貪瞋痴慢,這是虛偽的,謂之「雜毒之行」,不能稱為真實業。假如用雜毒之心起行者,縱然一天二十四小時晝夜不斷,勇猛精進,而仍有貢高我慢之心。聞某人念佛一晝夜不斷。他說:這算得了什麼,我能兩天兩夜不停。這就是雜毒之心。所姒大師說:「欲迴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心不可也。」佛在大乘經中說「心淨則土淨」。黃念祖老居士教我們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無量壽經經題所講的「清淨平等覺」,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外表事相上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心。永明大師四料簡所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問題是有沒有清淨心與清淨願,一心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願,願就清淨了。若一方面想求生淨土,一方面又想修禪定求開智慧,心就不清淨。古德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把得定開悟的事統統放下,見了阿彌陀佛再說。有此清淨願必定得生,若含雜毒之行,能否往生則是未知數。
何以故。正由彼阿彌陀佛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又真寶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寶。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真實心中口業讚歎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口業毀厭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報苦惡之事。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又真實心中身業輕慢厭捨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學佛就是要學佛的真實,展開經卷,讀誦受持,是檢點自己的心行,與經典對照是否相應。這樣讀就不白讀,並不是念給佛菩薩聽。佛叫我們作的,即應照作,保持勿失。不許作的,決定不作,有則改之。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時修三種真實,說的非常詳盡。他的一念一剎那間,無論是自行或化他,皆由真實心中作。凡有所設施,全是為了幫助眾生圓成佛道。他所求的是希望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快快成佛,沒有一樣是為自己。真實有二種:一者自利真實,二者利他真實。在大經中看到「住真實慧」是自利真實;「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是利他真實;「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是自他真實。
「言自利真實者,復有二種。一者真實心中制捨自他諸惡及穢國等,行住坐臥,想同一切菩薩制捨諸惡,我亦如是也」。學佛的人念念以佛菩薩作標準,我們要學得同他一模一樣,先決條件是真心,「制」是「止持」,自他三業諸惡,自己的三業之惡應當戒除,而他人則難,看到他人作惡,回過頭來要深深反省,九法界眾生所有不如法者,絕不造作。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人惡人皆是老師。「穢國」指五濁惡世,若不想捨離,則障礙重重,內增煩惱,外多誘惑,想有成就太難了。所以佛祖告訴我們暫時把五濁惡世捨棄,求生淨土,到西方後有了智慧神通,再倒駕慈航,回到娑婆,與眾生和光同塵,絕不會被他污染,更不會墮落。這些話是對我們沒有本事的凡夫說的,一定要先求離開五濁惡世,否則必致墮落。
一切時一切處常常想菩薩,我們讀過無量壽經要以法藏比丘在因地時的行持作榜樣,常常想到他的大願大行,歷劫修行,自利利他,向他學習,制捨諸惡,連念頭習氣都沒有。第二修善,「真實心中勤修自他凡聖等善」。自己善念善行要保持,他人之善要立刻學,不要等待。凡夫之善耳聞目睹者,比比皆是。古來大德編輯善書,如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等,均應讀誦學習。聖人之善載諸經典,所述最為具體豐富者莫過於大方廣佛華嚴經,如有時間可以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