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吾人本性,原自具足,然非學佛,無以啟發。故真學佛者,乃真英雄、豪傑、聖賢、丈夫。世人每笑佛徒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2.
又我心與一切諸佛菩薩之心,無二無別;諸佛菩薩有無量智慧光明,百福莊嚴;而我則有無量煩惱,痛苦浩浩。每念「彼丈夫也!我丈夫也!」之語,則見賢思齊,當仁不讓之心,油然而生矣。
23.
學佛是消極,亦是積極;非消極,亦非積極。何謂是消極?不逐五欲顛倒,平平淡淡也;何謂是積極?四威儀中,念念凜覺,即境煉心,自強不息也;何謂非消極,亦非積極?以消極積極,皆是比量分別,有為之法。學佛則無所謂消極積極,超然於二者之外也。
24.
自聞佛法,世上一切學說,不足惑我,一樂也。自修佛法,一切聖賢功夫,包羅無遺,二樂也。自悟佛法,曠劫生死之謎,一旦打破,三樂也。
25.
能見貌辨色,聆音察言者,世人名之曰聰明。夫聰明有正有邪,故作惡為非者,每多聰明之人,以其根塵相對,識神分別,終是迷妄顛倒,遂致利用聰明,入惡而不自覺,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也。智慧則不然,純正無邪,現量之境,離諸分別,理無不照,事無不周,無知而無不知,無善而無不善。蓋一則捨本逐末,一則根本已徹。世人每將聰明與智慧混為一談,真失之千里矣。故學佛者以見性開慧為第一義!
26.
語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此何境乎?人每忽略,若細一觀照,不覺大悟,原來正我本來面目也。傳心法要說:「息念忘慮,佛自現前。直下無心,本體自現。」故得意則拈來即是,會心則寧待別求。
27.
初學佛法,固須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而達實相。迨漸入漸深,則能觀能照者,亦覺其為妄心,何況文字。世有終年尋經研論,入海算沙,以為學佛者,不知正為文字所障,求解而不起行,終是枉用功夫,徒增知見;蓋言語文字,正如醫案、藥方,與本病了不相干。真學佛者,是學與佛不二,同一無著無黏,灑脫自在。固不是立變成佛,亦不是執著醫案、藥方,以為究竟也。
28.
煩惱者,擾亂之意。心若有動,即是煩惱,不論為憂愁,為喜樂。世多不察,以為逆境方是煩惱,實則遇得意時,內心一樣奔蕩不定。故必須練八風不動,學者往往只練其半,於利、譽、稱、樂每多忽略,是不能至究竟地矣。
29.
一句彌陀,緣起清淨;一句彌陀,種現互熏;一句彌陀,念念消業;一句彌陀,假即空中;一句彌陀,全性起修;一句彌陀,全修在性;一句彌陀,止觀具足;一句彌陀,體用如如;一句彌陀,即空即有;一句彌陀,非空非有。心地明白後,方知一句彌陀之妙。經云:「若人但念阿隬陀,即是無上深妙禪。」天如禪師說:「悟後不修淨土,保管老兄未悟!」
30.
心地光明,動作自在,欲念稀薄,舉止安詳,不驚不怖等,皆功德相;若心常晦昧,動輒有礙,情多業重,行動張皇,皆罪過相。古德有云:「罪性本空,放下便了。」是重在「放下」二字。「放下」者,慧照觀空,知一切本空,不被流轉,自然漸歸消逝;是又重在「知」字。此「知」乃由「解知」而至「證知」之「知」字。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皆著重在「知」字。如實「知」自心,乃有解脫希望,「知」之一字真眾妙之門也。
31.
士何事?曰「尚志」,志立,天下無不可成之事。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故立志為聖則聖,立志為賢則賢,立志為盜賊小人,則亦盜賊小人而已矣!人不發憤立志則已,若發憤立志,則志莫大於成佛。聲色貨利非不可愛,然而溺人智慧,汩人性靈也;詩文品藝非不可取,然而玩物喪志,徒勞無功也;乃至蓋世功名,漫天霸業,非不可為也,然而有為之法,總不徹底,所謂「英雄肝膽壯夫志,到得頭來沒下梢」也。學佛則事不礙理,理不礙事,小無不包,大無不舉,入世有方,出世有路,世出世法,一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