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過而不留,用而不著,此即金剛經無住生心之大旨,可以載登彼岸者也。
10.
熾然分別,而體常寂,觀中有止;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止中有觀。何止而非觀?何觀而非止?定慧體用,固不可得而分也。
11.
功德有有為無為,有為暫而非久,有限而非無量;無為功德,性本具足,但去妄心,皆可漸證。此功德性,體用廣大,空有齊資,故曰「無為福勝」。地藏經曰:「起心動念,無不是罪。」行者可不留意乎!
12.
我心與一切眾生之心,無二分別;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時,與我受苦惱時之苦,亦無二無別,每一念此,不覺欲淚,一腔怨心、怒心、恨心、毒心皆油然而化悲心矣。
13.
有真空必具妙有,否則即是頑空;有妙有方顯真空,否則便成妄有。是故體必有用,用必歸體;體用合一,色空不二。行者明悟無生,不落偏空;雖具妙用,不執於有,方名見性成佛。世人一學佛法,即拋棄一切,不思振作,遂被譏為消極迷信,無益人世,嗚呼!豈真佛法之過哉。
14.
「忍」之一字,實除苦之要訣。孔子之「小不忍則亂大謀」;孟子之「動心忍性」;吾佛之「忍波羅密」,此中實寓甚深境界。吾人於習氣來時,貪瞋起時,患難集時,乃至百憂感心,萬事勞形;在在處處,皆須仗此行門,刻苦忍受。天下無不勞而獲之便宜事,況修心以了生死乎!
15.
善乎梁任公之言曰:「種種煩惱皆我煉心之處;種種危險皆我煉膽之處;種種艱鉅皆我煉智煉力之處,隨處皆我之學校也。」故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厭塵俗,工作生活,一切照舊,但心已出離,種種境界,無所黏著,喜怒哀樂不動於心。大心居士,當從這裡下手。融一分境界,證一分本智,消一分妄念,得一分法身。在煩惱日用處煉出,更為得力也。
16.
人生數十光陰,固無時不在煩惱之中,所謂三苦、八苦、無量諸苦,或生活壓迫,或病骨肢離,或有願難遂,或怨憎相會,皆足以引起極粗煩惱,所謂精神痛苦,實無人無之。蓋人事無盡,煩惱亦無盡。然克實言之,煩惱在心而不在人事。但能學習佛法,攝心不散,則古德所謂「一心無住,萬境俱閒」,「智者除心,愚者除境」,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等等境界,吾人亦皆可切實證到。古德云:「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願佛弟子共勉之。
17.
吾人一念心性,具十法界,如影隨形,自作自受;譬如攝照,長短胖瘦,一一不爽。念正直則感赴天堂,念貪瞋則感赴惡道。一念關係至大。若吾人能觀無念,自可趨向佛智;若不能無念,則世出世間,一切諸念,何如念佛哉!此理甚明顯,人不肯信耳。
18.
一部大乘止觀,功夫只在一個「知」字。知何等法乎?曰:知非有而有,是為緣起,亦名觀門;知有即非有,是為性空,亦名止門。若不知上來諸義,止觀何由而起?故曰一「知」字盡之也。此「知」字與圓覺經「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之「知」字,義正無別。雖由解知而入證知,功夫深淺不同,要始終不離一知字耳。
19.
因果之大者通三世,其實日用之間,處處皆是因果:譬如取鏡自照,分別美醜,日以為常,久久雖欲不照不可得,蓋既有從前分別之業因,時時發起現行,以成業果。此外好賭、好飲、好貨、好色無一不互為因果,吾人可不臨深履薄,慎其三業,而枉受苦惱之果乎?
20.
學佛首重定心,以定能生慧、能去苦、能處亂、能履變、能強身、能容物,乃至能了生死。然得定必以戒,戒者不但戒身(如殺盜淫),戒口(如妄言等),尤須戒心。故曰「攝心為戒」。凡一切禪淨佛法,其實無一不是戒。行之深,則戒之切,其有不獲定慧者乎?學者能三業同戒,則理事圓融,功德便易於圓滿矣。
21.
善知一切法性,不被迷惑,大智也;自利利他,度盡眾生,大仁也;一切能捨,一切能忍,一切無畏,大勇也;智仁勇三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