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 文珠法師講述
2011-1-29 14:51:40


文珠法師講述
一九九0年於香港九龍梁顯利中心
佛學講座,不同娛樂表演。如果,講者能將正知正見的佛法,簡單扼要,層次分明介紹給聽眾,而聽眾又能心領神會,身受法益,則已達到佛學演講之目的。否則,注重外表,聲色娛人,或邪言妖語,蠱惑世人,而聽眾似受催眠,如痴如狂,為境所牽,哭笑由人,對佛之正法,毫不沾益,反而滿腹疑惑,是非莫辨,邪正不分,這又何必?尤甚的是因此種下邪惡種子,淪為魔眷,何等可惜!因此,當我接到香港佛教青年協會來函,邀請來港演講佛學時,雖然公私兩忙,難以抽空,但回心一想,此正是弘正法,辟邪說的機會,豈可放棄?於是放下一切,專程趕來,與各位見面。
今天多謝香港佛教青年協會租借場地,舉辦佛學講座,也多謝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前來參聽。但願藉此機會,能將佛之正法介紹給各位,更願佛力加被各位,增長智慧,獲得正信佛法的利益,這是我個人不遠萬里而來的願望,相信亦是佛青協會同人所共同之目的。
今次演講佛學,仍以三天為限。今晚與各位討論「學佛的人」,明晚將研究「觀音法門」,最後一晚講的是「成佛捷徑」。關於這些問題,相信是各位都想知道的。
學佛的人,包括佛教四眾弟子。末法時代,去佛遙遠,聖賢隱,群邪興。佛教四眾弟子中,真正學佛的人固然很多,而非真正學佛的人也不少。楞嚴經說:「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讀此可知,佛的四眾弟子中,確然有不少魔鬼投胎,迷惑世人。所以,今天本人站在佛教立場,提出四個原則,作為辨別真假佛子的準則。
一、正信正見
一個佛弟于,特別是出家人,不但要正信,還要正見。缺乏正信正見的人,簡直是邪魔外道,不得名為真佛子。所謂正信,便是理信、智信。令人信仰,合乎真理,透過理智,然後啟信,謂之正信。否則便是邪信,亦即是迷信。然理信與邪信,智信與迷信的分野,可從信仰之動機,以及所信仰的對象而判斷。人信仰宗教的動機,如果是為尋求真理,了解人生,非為趨吉避凶,而是要理解人因何會有吉凶?非為勤求富貴,棄捨貧窮,而是要研究人因何有富貴與貧窮?非為追求物慾的享受與滿足,而是要發掘智慧,為了重建精神文明,便是正信;否則,便是迷信。世上有人,往往為達名利的野心,為遂私慾的佔有,而求神拜佛,其動機都不正。動機不正的人,即使是在拜佛,也是迷信。
人的信仰,有了正確的動機,還要充份理解所信仰的對象,如果僅憑一時之高興,或情感的衝動,而盲從附和,人云亦云,何止迷信,徒勞無益,反而為魔鬼利用,淪為魔眷。墮落邪道,實在不幸。然則,學佛的人,豈可不慎?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生於人間,長於人間,覺悟成佛都在人間。既有歷史可考證,還有聖跡可尋覓。絕不是信徒幻想出來的人物。當日釋尊,徹底覺悟人生真諦,宇宙原理之後,即本其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的精神,將自己所覺悟之真理,及發掘真理的經驗與方法,告訴世人,目的令世人和自己一樣,理解真理,認識人生,覺悟成佛。同時鼓勵世人,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依智不依識,是何等的客觀?又是何等的理智?故先哲梁啟超說:「佛教的信仰,是理信而非迷信,是入世而非厭世,是兼善而非獨善。」
一個真正的佛弟子、出家人,由於信仰釋尊的思想與言行,信仰釋尊所證的真理與所說的修學方法,信仰弘傳釋尊正法的聖僧,所謂正信三寶。因而獲得正知正見的啟示。在正知正見的領域中去修學,去自度,去度人,最後自行具足,度他圓滿,福慧莊嚴,必然成佛。否則,知見不正,盲修瞎煉,何止自誤,抑亦誤人,猶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多麼危險?
正知正見的結果,便是八正道的實踐。因為人有正見,其思想必然純正,謂之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