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佛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徐恒志居士著
2011-1-28 17:13:21


徐恒志居士著
某某居士:
由上海佛教編輯部轉來仁者所寫答唐代復禮法師的提案一文,頗有見地,值得討論。茲略述拙見如下:
一、煩惱無始有終問題
按此問題並不難解,在圓覺經金剛藏菩薩章,菩薩問佛:「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問題提得十分扼要、清楚。
佛告之曰:「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前七句,佛解說以思惟輪迴之心,來辯論圓覺,是不能入佛海的。「金非銷故有」「終以銷成就」是說金體原有,但非煉不成(喻佛性雖有,須經修鍊)。「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是說既已成金塊、金條,就不會再入金礦(喻既已成佛,不會再生無明、煩惱)。
上說之偈,已把煩惱無始有終問題解釋得一清二楚。煩惱喻如金礦,「無始」已有,成佛喻如煉成金體,不再入礦,煩惱「有終」。佛語如此,何須懷疑。
二、煩惱即菩提問題
仁者文中提示「煩惱與菩提不二」,此在悟人分上,原是不錯,故永嘉大師證道歌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蓋悟後知煩惱即是菩提,生死不異涅槃;不但如此,一旦圓覺普照,則煩惱、菩提皆不可得,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但在迷人分上,若誤解煩惱即是菩提,何須修煉,則「莽莽蕩蕩招殃禍」矣。蓋煩惱與菩提,體雖同而用有異,故諸佛、菩薩教人逐步修煉,由淺入深,由伏而斷。及至徹悟到家,始知本來不二,只在迷悟之分耳。台宗所謂「但除其病,不除其法」(法性),「修惡可斷,性惡不可斷」。佛鑒於眾生根性不一,故以「四悉檀」(世界、為人、對治、第一義)為眾生說法,隨機施教,於一乘中說二說三,迨至法華會上,始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仁者慈悲心切,欲以大乘頓教法門開示一切眾生,於理雖妙,於機不契。故瑜伽菩薩戒中,有勸人發二乘之心,速盡生死、入般涅槃者,是犯戒之文;而勸人不應聽受聲聞經典,說聲聞法中無大果報,不能斷除結使煩惱,譭謗二乘者,也是犯戒。可見佛法以當機為貴,方便引入,並無定法可說,說法者應知所圓融矣,先德所謂:「直截根源當下了,尋枝摘葉漸教人。」
三、佛法中所說:「寂滅」問題
仁者多處反對講「寂滅」、講「斷煩惱」,其意蓋謂煩惱之性與菩提不二,如去波覓水,則水亦無有,恐人落於斷滅也。此意雖善,不免缺少方便。經典中言「寂滅」者俯拾即是,如法華經說:「或有菩薩見寂滅法。」維摩經說:「知一切法悉皆寂滅。」智度論說:「滅三毒及諸戲論,故名寂滅。」楞嚴經說:「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可見所謂「寂滅」是滅三毒後所現的寂滅境界,亦即涅槃境界,非可依文解義,誤解寂滅為斷滅,若作此解,實是枉學佛法矣。「斷煩惱」也是如此,非斷滅之「斷」,是轉化、轉識,轉識則成智,何可斷滅!「斷惑」之「斷」也散見經論,以真智斷妄惑而見真理,故「斷德」為佛三德之一。但須注意,斷是斷本無之妄惑,非斷無明之實性,因無明實性即是佛性。又佛法中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仁者所說最後是念滅,未知出於何經?
四、著書造論和隨分弘化問題
仁者本人在心地法門上,雖曾用功,亦有一定的悟境和見地,但言辭往往過於偏激,過去曾譭謗注解經論之大德,今文中又謂:無著菩薩在顯揚聖教論所說:「是極其錯誤的」。如此則將一切菩薩所著三藏中之「論藏」,皆在所斥之列,因「論藏」多發揮、注釋佛所說義也。仁者又斥責近代著名學者,叫人斷煩惱、滅妄念是「以善知識自居」,是「欺世盜名的一種依據」。此即偏激之言,有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之嫌。且己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