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九大類選『艱苦』的善行。有人怕勞而無功,不再艱苦卓絕,退了道心,其實因果感應是絲毫不爽的,所以第十大類取『感應』的善行做結束。
十行修而德備,則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後佳種投;心醇矣,而後至言入。無上菩堤,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
人道未全,焉知佛道?即使利根多慧,而慧彌多,障彌重,將安用之?」
以上十種善行都修齊了,德行才算完善,方堪任修習佛法的人才。好比地質改良肥沃了,然後可以播種好植物;心地精純了,然後至理銘言才能信解受持。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庶幾可期望成就。不然的話,只能算是一個鄙陋的凡夫而已!
做人的道理都做不好,哪能學佛?縱使你根器利,多智聰,反而有害。智力愈高,障礙愈重,修行愈不易成就,這種無德行的人,怎麼能出家修行呢?」
僧云:「吾法一塵不立,十行何施?」
予曰:「五蘊紛紜,四大叢遝,何謂無塵?」
僧云:「四大本空,五蘊非有。」
予與一掌曰:「學語之流,如麻似粟。未在,更道!」
僧無對,色然而起。
予笑曰:「蔽面塵埃,子何不拭?」
我說完了這些話,這位禪師又說:「我修的妙法一塵不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十類善行將施用在何處?」
我說:「明明色、受、想、行、識五蘊熾盛紛擾,地、水、火、風四大繁複遍漫,怎麼說是無塵呢?」
他說:「四大本來空相,五蘊本非實有。」
我給他一個巴掌,說:「目前學古德的口語,用表自己的見地的人,實在太多了,您回答的不中肯,再用您自己見地境界的話回答看看。」
這位禪師無法再回答,很不高興地站了起來。
我笑著說:「您老現在滿面怒容,正是四大五蘊蒙蔽在臉上的塵埃,您為何不擦掉呢?」
慎之哉,毋升高不自卑,無妄談般若,自取殃咎,無醉於虛名。修其德,殫其精誠,以致力於道,力極而心通,然後知不撥萬行,不受一塵,終日不空,終日不有,夫是之謂真慧。願吾子究心焉!
出家人要注意啊!登高要自覺渺小,切莫自大,不要妄說般若,濫解性空,自找禍殃。也千萬不可沈醉於虛榮的名利啊!好好地修養自己的品德,竭盡精誠之心,全力去辦道,竭盡心力,大死一番,久之自然心開悟達,然後才能真正體會到不撇棄萬行,但也不受染一塵;終日不著空,但也終日不執有的真空妙有的中道第一義諦,這才是真正佛門的智慧啊!但願出家人要用心參究一番。
予未聞道,兼薄於德,今為此書,為務救時弊,而酬佛恩耳。明達之士,苟不因人棄言,幸展轉以告夫禪者!
萬曆十三年仲冬日杭沙門宏識
我很慚愧尚未體會無上大道,加以德行淺薄,寫這本書,主要目的,在求能挽救目前出家人的大毛病,用以報答佛恩而已。明智達理的人,如蒙不因我淺薄而棄置我所說的話,還希望展轉流通,告訴那些修禪的人。
萬曆十三年仲冬日杭沙門宏識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