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與慈悲
佛教流行,其隱顯盛衰之跡,必視國體為轉移。國體專制,而與教旨相乖;國體和平,而與教旨相合。和平之義,即佛教平等慈悲之道,人民既趨向於和平,則教藉政而益顯;然人民未臻和平程度,則政必藉教以相成。何以故?欲期世界和平,宜培社會道德,欲培社會道德,應尚佛教慈悲,不存人我情見,生佛等觀,冤親一相,乃是和平之根本。儒云:「本立而道生。」假使國民之心理,未有慈悲之觀念,人我熾然,競爭紛起,不獨無以致和平:抑亦無以杜殺伐。欲殺機止息,競爭潛銷,必以慈悲化民,方可臻無為之郅治。孔子有言:「吾聞西方有大聖人,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民無能名焉。」斯即慈悲之化,深入人心,故使無為之治,遂見於世。而我中華民國,果能崇尚佛教,慈悲之道,廣宣流布,使民日熏日習,自可日趨於道德。故曰:「政必藉教以相成。」是知愛教,即所以愛國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