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如是之事。何以故。今者眾生無敬法心。
阿難復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於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學法。我作世尊侍者已來。未曾聞此如是之法。世尊。我從今已當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違聖教。
世尊說完之後,長老阿難又問佛陀說:「希有的世尊,只有世尊您才能說得出這種法。世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聽聞佛法,他們應該對佛法及說法的法師,持怎麼樣的恭敬態度?」
阿難把話說完之後。佛陀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呀,你不要問我這種事,因為現在的眾生,根本就沒有敬法的心。
阿難又再度請求佛說:「美好的世尊,我非常的渴仰法,我對佛法深深的生出恭敬之心,我都照著佛法所言去做。自從我當世尊的侍者以來,從來都沒有聽過這樣的法。世尊,我從今之後,都要用今天這種恭敬的心,照著世尊所教敕的去做,絕對不違背您的教誨。」
爾時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於後末世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法中或有渴仰敬重心相。惟有口言。為衣食故為利養故。從貧賤中剃髮出家。而作是言我能為法。雖復彼等求諸佛法。世尊。然彼眾生無行法心示下賤相。是人還起下賤之心。
世尊。我為自身故發是問。我等云何應住。云何應行。作是語已。
這時阿難又向佛說:「世尊,未來世會有些善男子、善女人,他們有的內心真正的敬重法,有的只是嘴巴上敬重。他們之中,有人為了衣食,有人為了得到名聞利養,於是就脫離貧賤的家庭,而剃除鬚髮出家。雖然他們嘴裡說是為了求佛法,然而卻沒有修行的心。因此,即使已現出家相,然而所作為仍屬下賤,於是此人,還是會起下賤之心。
然而世尊,我是在為我自己而發此問的。請問世尊,我們這些真心求法的人,應該如何求法,應該如何去做?」阿難說完之後。
爾時佛告長老阿難作如是言。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樂於法者。欲得讀誦。彼等眾生欲向和上阿闍梨所。至已應問諸佛法言。隨心所樂所堪說處。應說依止。彼或十臘或十二臘。為重法故應乞依止。
何以故。如來往昔雖復說言五夏比丘不須依止。而彼學者於前敬心乃能為法。以是義故應當依止。何以故。彼人欲學於佛法故。
佛陀就告訴長老阿難說,阿難呀,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樂於求佛法,想要讀誦佛經,他們就要到授戒師和教授師那兒,請問佛法上的各種問題。這時和尚及阿闍梨就要隨問法者的根器和性向,告訴他們要依止老師。求法者有人或許已經受具足戒十年或二十年了,但是為了敬重法的緣故,還是應該要求依止。
原因何在?我以前雖然說過,受具足戒五年以上的比丘,可以不須要依止師父。然而因為他對法很敬重,因而對教授師十分恭敬,由於這個緣故,應該要依止師父。也就是說,求學的人想要學佛法,就應該依止師父。
阿難。而彼和上阿闍梨等。為彼應作如是依止。當如是耶。我許汝耶。汝得利耶。我教汝耶。汝當謹順莫放逸耶。應練行耶。如是與耶。若有比丘得具足法。彼則堪能與他依止。若能如是分別法句。與他依止名依止師。
若有比丘雖復百夏。不能閑解如是法句。彼亦應當從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況欲與他作依止師。假令耆舊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門釋種祕密之事。彼人為法應說依止。雖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應說於依止。
阿難,如果被依止的和尚及阿闍梨,已經受了具足戒,而且清楚明白下列七個問題,就可以做別人的依止師。這七個問題是:一、此人是否可以教誨?二、是否我該允許此人學法,三、此人是否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四、是否我該教此人?五、此人是否會恭謹順從不放逸?六、此人是否該修練行法?七、是否該如此教此人?
若是有比丘已經受戒一百年了,卻還不清楚這七個問題,那就應當依止法師。原因何在?因為自己都不瞭解佛法,又如何能當別人的依止師呢。因此,假使有出家百年的老和尚,而還不瞭解沙門佛法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