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重回長安,從法常、僧辯二大德聽 <攝大乘論> ,以諸師所說,各異宗途,聖典亦有隱晦,不知所從,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請不許,奘師不為屈,乃就番人學書語,唐太宗貞觀三年,私發長安,途中歷經險阻,歷時五年,始抵中天竺,於那爛陀寺,依戒賢論師學 <瑜伽師地論> 及十支論奧義五年。復從勝軍居士學 <唯識抉擇論> 及 <莊嚴經論> 等論典二年。
奘師於貞觀十九年回國,由天竺攜回梵典六百五十餘部,歸國後廣譯經論,先後譯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餘卷,其中關於法相唯識一系的,有 <解深密經> , <瑜伽師地論>, <攝大乘論> , <大乘五蘊論> , <百法明門論> , <唯識二十頌> , <成唯識論> 等多種。奘師唐高宗麟德元年圓寂,享年六十五歲。奘師之後,唯識之學,由其上座高弟窺基大師紹述之,而建立我國的唯識宗。
唯識二十頌一書,在印度的注釋極多,以世親菩薩的弟子瞿波論為首,共有十餘種注釋本,其中以護法論師所造的 <成唯識寶生論> 五卷 (唐代義淨法師譯) ,最為重要。我國注釋二十頌的,有窺基大師撰 <唯識二十識論述記> 二卷,新羅圓測撰 <唯識二十論疏> 二卷等。
奘師譯本的文字體裁,是採用似詩非詩的偈頌式,每頌四句,每句五字,共有二十一頌,每頌之後有長行加以解釋 (其實這種解釋,現代人很難看得懂。) 二十正頌之後的一頌是結歎語,用以結束全文,所以實際上仍算是二十頌。唯二十頌和三十頌一樣,也是世親菩薩假借外人質疑問難,用一問一答的頌文,來解釋 「唯識無境」的道理,以破斥執著外境實有的小乘外道。
外人所提出的質疑問難,計有七點:
一、四事不成難:這是勝論派、大眾部、犢子部、正量部、薩婆多部、經量部、順正理師等的主張,他們以四事為例,而難唯識之理不能成立。他們的意思是:如果只有內識,沒有外境,則對外境的認識,有一定的處所、時間,應不能成立;能緣之心具有普遍性也不能成立;世間的奎事物各具有其作用這一點也不能成立。
二、外人現量難:這是薩婆多部、經量部、大眾部等的主張,他們認為諸法的有無,應以現量最為殊勝,如果沒有外境,如何有現量的認識呢。
三、夢境不同難:這也是小乘外道的問難,夢中的境界,我人知其是唯心所變的幻境,但現境..........
四、二識決定難:外人問:如果唯有內識,無有外境,則在心識之外自然也沒存他人與聖教。果然如此,則因親近善友惡友而聞正邪之法,豈不是不能成立?
五、夢境業果不同難:唯識家以夢喻現境,但醒時造善惡業有苦樂果,夢中的善惡業何以獨無果報呢?
六、殺業不成難:殺羊之時,若無羊等外境,則不能殺生,或殺生之罪是否成立?
七、他心智難:他心智,即具有知道他人心意的智慧。若有他心智,則證明他心之存在,如此則唯識無境之義就不能成立。
以上七難,都是對「萬法唯識,識外無境」之說提出質疑,說明心外實境的存在。世親針對以上七個難題,一一予以破釋,以成其心外無法的唯識思想。
二十首頌文,如果予以科分的話,可以十二科來講解,此十二科為:
一、第一頌:設難生起。
二、第二、三頌:唯識家舉出夢等譬喻,證明「四義得成」,以成唯識義。
三、第四、五、六頌:唯識家否定獄卒的實有性以成唯識義。
四、第七、八頌:解釋外人引聖教不成、以成唯識義。
五、第九頌:略示二無我義。
六、第十至第十四頌:以一、多破外境實有,以成唯識義。
七、第十五頌及第十六之上半:破妄執現量以成唯識義。
八、第十六頌下半頌:示在夢不覺以成唯識義。
九、第十七頌上半頌:明二識轉決定以成唯識義。
十、第十七頌下半頌:顯示睡眠時心壞以成唯識義。
十一、第十八、十九頌:引意罰為重以成唯識義。
十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