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論是破而不立,三十論立重於破。所以在「一本十支」之學——以瑜伽師地論為本論,對闡釋本論的五蘊論、百法論、二十論、三十論等稱支論——中,二十論是 「摧破邪山支」。而三十論則是「高建法幢支」。
唯識宗所依的經論,有「六經十一論」之說。在六經中以 <解深密經> 為主依,在十一論中以 <瑜伽師地論> 為主依。而 <解深密經> 的分別瑜伽品中,已建立了「萬法唯識」的思想。經云:「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以上一段經文,如果加以詮釋的話,意思是說:一般以為我人所認識的境,是離心外在的。事實上我人所認識、所分別的,都是自已的心識,並不是真有外在的實境。因為外境是我人心識所變現的,所以當心識分別境時,事實上是在分別我人自己的心識。「此中無少法能見少法」,雖說心分別境時,似乎是有所取,有所見,這是不瞭解「萬法唯識所現」的人,不知道這仍是分別自心。因此,上一段經文接著說: 「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同時,唯識宗另一部所依的經典 <華嚴經> ,其中也申明此義。如晉譯 <六十卷華嚴經> 十地品謂:「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 此在唐譯 <八十卷華嚴經> 十地品中譯作:「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來於此分別演說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 經文的意思是:一切外境,都是由有情的心識所變現,一切外境諸法,只是虛妄的現象,並沒有其實體 (自性) ,所以唯有內識,沒有外境。即使是有情 (依於十二有支的) 生死相續,其原因也不是由於外境,而是由內心的貪愛。以上經文,都是建立唯識的理論根據。
基於以上經論所述,唯識思想的要點,是否定可以做為客觀外境的實在性,以建立萬法唯識所變的理論,其理論基礎可以下列三義說明:
一、世間萬法,由根身以至器界,皆是「三能變識」之所變現,而第八阿賴耶識儲藏的萬法種子,實為萬法的本源。
二、三能變識變現時,各各識體上變現出相、見二分,見分是能認識的主體,相分是所認識之境的影像,由見相二分的「能分別」與「所分別」,始有宇宙人生的存在。
三、宇宙人生,因相、見二分而顯現,而相、見二分又皆為心識所變現,離此心識即無宇宙人生之存在,此所以成其萬唯識之義。
而唯識二十論的宗旨,即在於破斥外境實有的思想,以成其唯識宗義。二十論所破斥的物件,即是執外境實有的實在論者——其中包括著印度六派哲學之一的勝論派,及小乘佛教的薩婆多部 (即說一切有部) 、經量部、犢子部、正量部、大眾部等。這在二十論頌文之後的長行中雖然沒有指明,但在唐代窺基大師的 <唯識二十論述記> 中,卻有明白的記載。
唯識二十頌,在我國共有三種譯本。最早的譯本,是南北朝時代北魏般若流支所譯,名 <大乘楞伽經唯識論> ;其次是陳代真諦三藏所譯,名 <大乘唯識論> ;最後的譯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所的 <唯識二十論> 。同時,這三種譯本不但在內容上互有出入,在頌文的數量上也不相同。菩提流支的譯本,文多頌少,有二十三頌;真諦的譯本,文少頌多,有二十四頌;而玄奘所譯的,文頌均等,有二十一頌——於正文二十頌之外加一結頌。以上三種譯本,均收入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是玄奘三藏的譯本。
玄奘大師是我國的四大譯經家之一,也是唯識宗的開創人。他俗家姓陳名緯,河南偃師人,隋文帝開皇二十年生。他有兄長捷,早年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奘師亦於十三歲時隨兄出家。唐高宗武德元年,與兄同入長安,尋赴成都參訪。武德五年受具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