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性的沉淪
眾生本具佛性,原可作佛,可惜迷而不覺、不知,未能提高理性,追求真理;更未能淨化感性,親證覺性;加以外界物質的誘惑,以致喪失理性,惡化感性,迷失覺性。沉迷財色,貪戀五欲塵勞,心為境轉,身為形役,或為滿足個人的慾望,明搶暗偷,強奪巧取,破壞社會秩序,觸犯國家法律。生前既要受法律裁判,死後更要受因果報應。所以佛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財:指世間一切金銀財寶,人生於世,衣食住行,在在需財。雖然,金錢並非萬能,但金錢可解人困苦,可供給人日常生活所需,更可壯人膽識,推砌人的地位,提高人的聲譽。所以世人無不喜愛金錢,甚至刻意搏取金錢,願意被金錢俘擄,作金錢奴隸。或因財迷心竅,作奸犯法,危害他人。結果財富日多,事業日隆,而罪業亦隨之俱增。一旦無常到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實在可惜。
佛教並不排斥財富,但勸人勤苦積財,用於布施。所謂「勤苦」,顯非僥倖,非不勞而獲;更非投機取巧,或強奪巧取,而是辛勤從事正當職業,爭取應得的利潤,過著正常合理的生活,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非義之財,不苟取」。稍有積蓄,應用於布施,與他人分享,切莫慳貪不捨。
因為世間財富,五家所共有,實在不堅牢。唯有布施修福,才能久享,若能將自己勤苦所得的財富,散播於三寶福田,或人間悲田,恩田,當感福報隨身,永絕貧窮困苦。
色:指有形象、有實質的東西,可分內色與外色。內色指人眼等五根,包括男女色情之愛欲。外色,指外在色、聲、香、味、觸等五欲塵境。人之初,大都努力積財,謀求致富。但一旦佔有金錢財富,又想嬌妻美妾,以及一切高尚物質享受。古人言:「飽暖思婬欲」,又說:「萬惡淫為首」。可見色欲之為害甚大。
名:名是名聞,包括名譽、地位。人既佔有財色,隨之而來的欲望,便是名譽、地位。但古人好名,則立德修身,積極行善,使自己名聲昭於時,利澤施於人;甚至生有益於世,死有利於後;做到流芳百世,名垂千古。但今人好名,卻不擇手段,沽名釣譽,甚至妒能害賢,想盡辦法擊倒對方,抬高自己,致使名枷利鎖,束縛身心,現在身心苦惱,死後報墮三塗。
食:食能滋養身心,增長氣力,保持生命。是以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雜阿含經言:「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粗搏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粗搏食即段食,是有分量,有色質的食物,可直接供給人體需要,間接令人精神飽滿。
細觸食:指人六根對六塵境象接觸時,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身以觸為食,意以法為食,皆能滋補人的身心,使人心生喜樂,情意愉悅,助長健康,是名觸食。
意思食:指人的思想、意志與情欲,能令人精神興奮,心意歡暢,有益身心,謂之食。
識食,指第八阿賴耶識,能執持人的命根,令得生存,特別是無色界及地獄中眾生,皆無需飲食營養,但由識心執持業果,延續性命,謂之識食。
增一阿含經更於前四種食外,加禪悅等五種食。謂修行人深入禪定,擺脫煩惱,內心悅愉,能長養諸根,名禪悅食。修學佛法,身心充滿法喜,能資養身心,長養慧命,是法喜食。行菩薩道,發弘誓願,廣修六度四攝,忘飧廢枕,僅以願力支持生命,謂之願食。修心聖道,恆念出世善根,能資益身心,無需世間粗食,亦可延續生命,謂之念食。小乘聖人,精勤辦道,能斷煩惱,證真諦理,得涅槃解脫樂,以維持身心,名解脫食。
段食、觸食,純屬物質;思食、識食以及禪悅等食,皆是精神食糧。物質飲食,使人生理健康;精神食糧,令人身心正常,慧命增長。可惜世人,只識追求物質飲食營養的享樂,不知精神食糧的重要,致使人心失常,精神枯竭,一切心理毛病隨之而生,非常可惜。
更令人可惜的是,人類迷信肉食滋補,肉類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