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作兩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從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
△道霈大師說。念佛須信憶兩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往生淨土。須要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不離心口。諸佛即佛即救。諸佛即度。心常憶佛。口常稱佛。心常敬佛。始名深信。○念佛務使字字分明。句句相續。蓋不分明。即是昏。不相續即是散。一句佛號。歷歷現前。久之自然成就念佛三昧也。
△悟開大師說。開眼念佛。心易散動。可閉目念。當念佛時。將心放空。提起佛號。即念即聽。即聽即念。綿綿密密。行之久久。必有相應時也。但要字字從念頭上者實。句句從求生西方裏出來。更有繫念一法。在不念佛時。將念頭常掛在阿彌陀佛身上。心常清淨。不動不搖便是得力處。
△妙空大師說。念佛之人。勿雜惡念。於必經之事。一過即捨。久之意地清淨。過事即有妙智觀察。此乃念佛。轉成智之謂也。○所謂隨順持名者。昏沉則經行持。散亂則端坐持。或跪或立或。坐皆隨己便。總使一句佛號不忘。此乃降伏心魔之要術也。○病者死之機也。死者凡聖淨穢之關也。病中當作死想。勸念佛名。決定待死。必有光明接引。往生西方。遂我往生之願。若於病中。略一停念。則一切愛戀恐怖。煩惱安排。種種雜念。一齊現前。生死關頭。如何濟事。若病危時。但記取阿彌陀佛四字。於心勿忘可也。左右侍奉之人。亦宜將此四字。頻頻提醒。當知百劫千生。所有錯走之路。全在此時一念。斷得清楚。何以故。六道輪迴。皆一念為主。若一念在佛。則形雖敗壞。而神不散亂。即隨一念而往生淨土矣。嗚呼。但記取阿彌陀佛四字於心勿忘可也。
△弘一大師說。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非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今為講述。如下所列。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身體悉皆放下。專一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如壽未盡。雖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專誠。故能滅除宿世惡業也。倘不如是放一切專一念佛者。如壽已盡。決定不能往生。因自己專求病愈。不求往生。無由往生故。如壽未盡。因其一心希冀病愈。妄生憂怖。不但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病未重時。亦可服藥。但仍須精進念佛。勿作服藥愈病之想。病已重時。可以不服藥也。余昔臥病石室。有勸延醫服藥者。說偈謝云。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因早日既信淨土法門。諄諄為人講說。今日患病。何反捨此而求醫藥。可不謂為狂大錯耶。○若病重時。痛苦甚刻者。切勿驚惶。因此病苦。乃宿世業障。或亦是轉未來三途惡道之苦。於今生輕受。以速了償也。○自己所有衣服諸物。宜於病重之時。即施他人。若依地藏菩薩本願經如來讚歎品所言供養經像等。則彌善矣。○若病重時。神識猶清。應請善知識為之說法。盡力安慰。舉病者今生所脩善業。一一詳言而讚歎之。令病者心生歡喜。無有疑慮。自知命終之後。承斯善業。決定生西。○臨終之際。切勿旬問囑。亦勿閒談雜話。恐被牽動愛情。貪戀世間。有礙往生耳。若欲留遺囑者。應於健康時書寫。付人保藏。○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則可順其所欲而試為之。若言不欲。或噤口不能言者。皆不須強為。因常人命終之時。身體不免痛苦。倘強為移勸沐浴更衣。則痛苦更當加劇。世有發願往生之人。臨終為眷屬等移動擾亂。破壞其正念。遂至往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臨終可生善道。乃為他人誤觸。遂起瞋心。而牽入惡道者。如經所載。阿耆達王死墮蛇身。豈不可畏。○臨終時。或坐或臥。皆隨其意。未宜勉強。若自覺氣力衰弱者。僅可臥床。勿求好看。勉強坐起。臥時。本應面西右脅側臥。若因身體痛苦。改為仰臥。或面東左側臥者。亦任其自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