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甚至勸人行善,或濟急扶危,都是修福。只要發心,只要肯做,隨時隨地,都是福田,隨時隨地皆可以種福、修福。
修福之人,除了廣種福田,還要惜福,積福,切莫損福。俗語所謂:「有福不可享盡」。否則,樂極生悲,福盡還墮,比無福之人更苦。所以,佛教勸人種福,培福,積福外,還要惜福。最好是由修有漏之福,進修無漏之福;由修人天小果之福,進修佛道廣大無限之福。昔日梁武帝問達摩祖師:「吾即位以來,廣修佛寺,度人出家無數,功德如何?」師說:「毫無功德」。原因是武帝所修,皆是有漏之福。達摩祖師認為,有漏之因,所得僅人天小果,福盡還墮,對於見性成佛,毫無補益,故有此言。可惜武帝著相布施,不悟聖人之旨,致使話不對機。達摩祖師,唯有面壁靜坐,等候良機矣!
至於無漏之福,是從無漏心生。所謂無漏心,即是無我之心,以無我之心而行布施,便是無相布施。金剛經言:「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又佛問須菩提:「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讀此,可知無相布施之福雖大,但仍不及修慧。因為修福,加上修慧,福慧雙修,才是成佛的真因,才可以福足慧足,覺悟成佛。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