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評論,逐層引導,最後攝歸於直顯一乘的佛性如來藏;乃是會通世間出世間的各派宗教、各派哲學、各派佛教的差異點,而成其一家之說。我的任務,是將內外大小的各家觀點,中觀、瑜伽、如來藏三系的思想脈絡,一一查出原委,一一予以貫通,一一釐清其思想史的軌跡,一一還歸其功能作用,一一導歸於佛陀的本懷。

至於如何閱讀這一冊考釋?我的建議是,可以順著緒論、本編,依次閱讀,也可以先看語體譯文,再看分段標點的《原人論》文本,對照著看,大概已可明瞭全論的文義。然後逐章逐節分別閱覽總計九十七條的考釋,這是我花費時間和心力較多的部分,除了對於名相語句的解釋,主要是考查其出典、申論其義理、照顧其前後文義,反覆指出《原人論》的宗旨所在。故在全書之中,有些文獻資料,及特定的法相名詞,被我一用再用,用意亦在於此。回過頭來,再看本書的緒論,以明《華嚴經》及華嚴宗的思想脈絡和傳流過程。

  在中國佛教史上,有關《原人論》的文獻不多,《全唐文》卷九二○收有裴休的〈華嚴原人論序〉;《卍續藏》中則見到三種︰宋朝的淨源述《華嚴原人論發微錄》三卷,元朝的圓覺述《華嚴原人論解》三卷,以及明朝的楊嘉祚依圓覺《解》刪合成為《華嚴原人論合解》二卷。另有明末永曆年間的宜道,撰有《原人論發微錄訓蒙記》四卷,現存於日本的大正、大谷、龍谷諸大學。

  依據日本《佛書解說大辭典》所載,中日兩國撰述的《原人論》註釋科判,達五十一目;近人鎌田茂雄以日本現代語寫的《原人論》譯註之介紹,在日本,自萬治四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迄大正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之間,刊印的《原人論》註釋書,包括中國人的七種在內,共有二十三種。特別是明治十年至四十三年(西元一八七七~一九一○年)之間,講解的人最多,也許是在明治天皇推行維新,實施神佛分離及廢佛毀釋的政策之後,佛教徒們在危機感的驅使下,便重視《原人論》,因為這部書富有會通內外、融合萬流的功能罷!若以中國與之相比較,有清一代迄於目前為止的三百五十年間,尚無有人認真討論過《原人論》。不過在近數十年間,中國人中也有幾位研究華嚴的學者,是哪些人呢﹖可以從陳英善博士著《華嚴無盡法界緣起論》的附錄參考書目中,獲得大致的訊息。

  本書為何又名為「華嚴心詮」?因為《華嚴經》及華嚴學,都是圍繞著佛心、眾生心的主題,說明如何是「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為何眾生還是眾生、諸佛也是諸佛?為什麼《華嚴經》要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為何又說:「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又云:「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而《原人論》所特別倚重的《起信論》,則明言以一心開出真如及生滅之二門,如何使得眾生由生滅門而回歸真如門?此心究竟是有是空?是真常是實空?便是本書要討論的。

  現在此書,是我於非常忙碌的時日之中,一頁半頁地寫出來的,其間又分為兩次,都是穿梭台北,停留在紐約之時,初次是二○○四年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下旬,再次是二○○五年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於主持四個為期各十天的禪修及兼顧城內城外的弘講、處理台灣傳真文件等法務、事務之餘,寫寫停停,到今天為止,總算完成了初稿。老眼昏花,手腳痠軟,單是搬書翻書,已經很累,所以啟請來賢,若發現疏漏失誤之處,惠予指正。同時也要在此謝謝姚果莊的電腦打字,果徹的校讀,以及法鼓文化果毅……等編輯群的協助出版。

  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聖嚴序於紐約象岡道場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