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聲,以提醒而滌蕩之。
端身持名
既以此身念佛,於一切行、住、坐、臥時,務常端正,身若端正,心即清淨,當人自驗誠不我欺。
過珠持名
念佛一聲,手過一珠,單念四字,勿雜六字,以四字易成片也。於四字中,或在阿字上過珠,或在陀字上過珠,劃定規模,不得錯亂,此借珠束心之一法也。
高聲持名
若神智昏沈時,或妄想紛起時,振作精神,高聲念佛,到得數百聲,自換一番境界,且耳根最靈;外緣易入聲感心動,雜想熾然,惟高聲念佛,能護耳根而啟心靈,心聽自聲,聲聲快足,一切閑是閑非,自然罷遣也。
低聲持名
若精神散失時,或勞極逼迫時,不必高聲,自收斂神明,低聲細念,候氣息完固,精神勃興,便可高聲念佛。
金剛持名
若心氣不適或人地有礙,高聲低聲總覺不便,則只動口唇,用金剛持法不拘多少,總要字字從心裏過。
默然持名
又或高聲低聲,都不相宜,手過珠又嫌煩碎,金剛持仍嫌著跡,古有至巧方便,無用動口,不出聲音,但使繫心一緣,微以舌根敲擊前齒,心念隨應,音聲歷然,聲不越竅,聞性內融,心印舌機,機抽念根,從聞入流,反聞自性,是三融會,念念圓通,久久遂成唯心識觀。
調息持名
或於氣靜心平時,先想己身,在圓光中,默觀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阿彌陀佛一聲,方便調息不緩不急,心息相依,隨其出入,行住坐臥,皆可行之,勿令間斷,常自密持,攝心既久,息念兩忘,即此身心與虛空等,持至純熟,心眼開通,三昧忽爾現前即是唯心淨土矣!
隨分持名
或時昏沈多,則經行以持之,或時雜亂多,則端坐以持之,即使行坐皆不合宜,或跪或立,乃至暫臥,亦廣作方便,持名隨分而自救之。要於四字洪名,不肯一念忘卻,乃降伏心魔之要術也。
到處持名
不問淨處穢處、閑處忙處、高興處失意處,但自迥光返照,自思曰:此等境界我從久遠劫來,經歷過百千萬億遭也,惟於念佛往生一事,未能辦得了當,所以輪迥輾轉,不得出頭。我今亦不他念,但誓此念佛心,至死也不斷此念頭,何以故?念佛的念頭一斷,一切善惡無記種種雜念則又生也。雖至大小便時,女人生產時,只管念,越苦越念,越痛越念,如兒呼母,那管母之嫌與不嫌,若怕他嫌我,便不呼喚,則小兒之墮落坑廁者,只有一死而已,何日見母哉!
有定無定持名
有定者,早晚二時,劃定常課,從今至死,不增不減,其餘十二時中,能念一句則念一句,不論高聲低聲,古人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然哉!然哉!
對像離像持名
對像時,即以此像為真佛,不拘一方,不問三身,但思我止一心,心止一佛,面對感念,誠敬可知,誠敬之至,必邀靈感。若無佛像時,端坐宜向西方,起心動念時,當念阿彌陀佛光明住我頂上,字字句句,自不落空,黑業自能消滅也。
忙中持名
忙中持名能一句則一句,能十句則十句,但使百忙中,得片刻之暇,便可放下身心,朗然持誦。白樂天詩曰: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假饒忙似箭,不離阿彌陀。古人之用心,亦可見矣!
閑中持名
世間一切苦人,求閑不得,故不能修行。今閑矣!又聞此念佛之法,務須綿密持續,振作收斂,方能不負光陰,若使悠忽念去,不能濟事,虛延歲月,辜負四恩,一朝無常忽到,將何抵對耶?
尊貴持名
今世之福從前世修來,尊貴一輩,大半苦行高僧轉世,但雖有榮華,不能長久,設再造孽必致沈淪,當自思維,與其帶業歸去,不如借水行舟,或置念佛堂,或選念佛僧,或刻淨土書,或置彌陀像,登高而呼事半功倍,更宜決志往生,為富貴貧賤一切人修行榜樣,法王使者,尊勝如何?
卑賤持名
嗚乎!身為人役苦矣!不求出離,苦之苦矣!當知四字佛名,不論尊卑貴賤、老少男婦,但能每日清晨,至心西向,十稱名號,求生極樂,不間不斷,現世自獲利益,沒世自得往生,阿彌陀佛真苦海中救命船也。
靜細持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