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釋經題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是本的總題,前八個字是別題,後之一字是通題。現在先解釋別題,可分三段來說明。
「佛說」二字,顯示此經,不是菩薩所說,亦不是聲聞、緣覺二乘聖人,或諸天、或化人所說,而是「佛說」。佛是教化主,「菩薩」是接受教化的人,「修行四法」是佛教導我們修行成佛的基本方法。
佛是甚麼?佛是已經覺悟的聖人,梵語佛陀,華言覺者。佛在世時,有一天偶然離開精舍,步向森林,最後,在一棵大樹下靜坐。當時有一個婆羅門教的信徒路經此地,看見佛印在泥土上的足跡,出現千輻輪相,心想,這是人的足跡嗎?於是循著佛的足跡走去,看見一個相好莊嚴,慈威兼備的人,在樹下靜坐,於是上前問:「你是天神嗎?」佛很親切的回答:「我不是天神。」又問:「你是天龍八部嗎?」佛答:「都不是。」「那麼,你是人嗎?」「我也不是人。」「那你究竟是甚麼呢?」佛說:「天龍八部,人與非人,都是由煩惱業力所生,困居三界的苦惱眾生,而我,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我應該被稱為「佛陀」。
正因為佛是已經斷盡煩惱,解脫二種生死,超出三界的覺者,所以不同於凡夫的不覺,不同於外道的邪覺,不同於二乘的偏覺,也不同於菩薩未圓滿的正覺,而是三覺圓,萬德備的大覺聖者。因此,佛字從人從弗,表示佛是從人修學而成的,但佛并不是普通的一般人。
佛在未成佛之前,雖然也是和我們一樣,同是在六道生死輪迴中受苦的眾生。後來因為接受因善知識的教導,覺悟自己本具佛性,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本覺),於是開始發菩提心,「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始覺),如是不斷進修,直至斷盡無明煩惱,福慧具足,圓成佛道(究竟覺),因此佛字,又含有本覺、始覺、究竟覺的意義。古人將從人道開始覺悟、修行、直至成佛的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名之為六即佛;并有人用偈頌說明六即佛的境界。六即佛是:
(一)理即佛
理是理性,又名佛性,眾生原本具足的佛性,與十方諸佛所證的法身理體,無二無別。如華嚴經說:「善哉!善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証得。」楞嚴經亦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輪轉。」可知眾生之所以輪迴六道,沉溺生死,主要原因,是迷真起妄,隨著妄想分別執著,起惑作業,以至迷失理性。古人頌言:「動靜理盡是,行藏事盡非;冥冥隨物去,杳杳不知歸。」正是形容眾生迷真逐妄,不知反妄歸真的境界。
(二)名字即佛
眾生本具佛性理體,雖迷而不失,若得善知識的開示教導,覺悟佛性本具,謂之名字即佛。例如:在楞嚴會上佛告阿難:「汝與眾生,寶覺真心,各各圓滿。」阿難因此發現自己的佛性,雖迷之亦不失,即用無限感恩的心情,讚佛希有,能令他「銷除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從語言文字方面,得來有關於佛性本具的消息,古人頌言:「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意思是說:眾生歷劫沉淪,不知反妄歸真,而今因學佛聞法,始知佛性不生不滅,「但除妄念,即如如佛。」反而悔恨自己一向迷真逐妄,蹉跎歲月,枉受生死。
(三)觀行即佛
既然已經得知佛性本具,就應該發菩提心,勤求佛道,謀求親証本來具足的真如自性。若想契証此真如自性,非從聞思修不可。由於多聞佛法,了解佛法,依理起行,精進不懈,念念反觀自性,不貪戀諸法幻有的現象,也不執著諸法的空性,自然止息妄念,可以契証中道妙理。古人頌言:「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
(四)相似即佛
修學佛法的人,由於持戒修定,觀行力強,就會引生無漏智慧,破除見思煩惱的障礙,依稀見到若隱若現的真如自性。古人以:「四住雖脫落,六塵未盡空;眼中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