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講要 太虛大師講述
2010-12-24 8:59:05


太虛大師講
燈霞記
──錄自佛教日報廿五年十一月至廿六年一月份──
懸論
一  釋名題
佛說阿彌陀經,合能說之佛與所說之佛而立名。上面的佛字,是本經的能說者──釋迦牟尼佛。故在講經之前,在會大眾須志心誠意的合掌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用意即在此。然而、佛是通名,十方過去現在一切諸佛都是佛,而且都是平等的,沒有等級和質量的差別。只要成就福慧二足,到究竟圓滿覺悟的地位,都堪稱曰佛。佛以大悲願力而普度眾生,使各個眾生離苦得樂,有了利他覺他和自身充分的自覺力;到了佛位,覺悟究竟,福慧亦究竟。一切佛皆具有十種德號,佛、只是十號中的一個。這十種德號,都是從修證諸功德所成就。這本經,為什麼不標明釋迦牟尼佛的名字?因為在這時代,在這世界裡為大眾廣說教法的,唯有釋迦牟尼佛是獨一無二之本師,故不另舉其名。而亦可通攝於其餘諸佛,因為釋迦佛所成就的福德智慧,與十方諸佛平等無別,所謂佛佛道同。故舉釋迦,亦即舉十方諸佛。牟尼──法身報身功德,即諸佛功德,此經為牟尼佛說亦即是十方佛說,十方佛說亦即牟尼佛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二無別。
佛因何而說此教法?諸法真實相性,本無可說。不可說而說法者:一方面,佛在因地中有大悲願力,要令眾生得樂離苦,出生死海;這是佛以大悲心為本因。一方面呢,因眾生機緣成熟。有了這兩種而發生說法的作用,從無可說中而方便說。佛運用方便善巧的智慧,宣說無上妙法。機有千差,法有萬別,應種種機,說種種法。要看聞法者思想環境如何,確定說法的中心的問題。
此經的中心問題,以往生淨土得不退轉為主旨,就是阿彌陀經的特點。無量壽佛經裡面的無量壽佛,即是此經阿彌陀佛的譯義。阿彌陀的本義,即是無量的意思。無量、包含很多的無量義:如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人民、聲聞弟子、菩薩;還有無量相好莊嚴等等。故阿彌陀所以為阿彌陀,一方面以無量義立名;一方面包含有種種莊嚴功德成就。現在釋迦牟尼佛在此經中,宣說阿彌陀佛的依報和正報所成就的功德,依此功德而信願持名,往生淨土,得不退轉。此為此經所詮的中心意義。
經是佛所說的經文。梵文『素怛纜』,譯為契經,本是『線』義,一線貫攝諸法不失不散故。所謂契經者,有契理、契機二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推及十方諸佛所說的教法,無不如此。還有許多雖非佛說而為佛弟子等所說的,既蒙佛之印可,得到佛之同意,亦名佛說的經。
佛在印度舍衛國說此經法,以具足一切微妙音聲之言語而說,當時並無文字發表。到後來,弟子們才以印度的梵文結集記錄。至於翻譯成為中國文字,更不是一次一人的工作了。在藏經中尚有玄奘法師等翻譯的,名稱上稍有不同,但究其經文的真理實際,並沒有什麼不同。
現在講的經,是姚秦時代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羅什的歷史,在三藏記裡有詳細記述。鳩摩羅什,譯曰童壽。因其人雖在年事幼稚時代,而其學問道德如同老年人一樣。羅什父名鳩摩羅炎,印度中天竺人。出家至龜茲國,即現在新疆庫車縣地方。婚娶國王之妹,生羅什。年七歲、隨母出家,遍遊西方諸國。總貫群籍,善於大乘。這時、在東晉時代。北方符堅稱秦,即中國歷史上所謂前秦。建元十九年,使呂光帶兵討伐龜茲,為的是要得這道學俱優精通三藏的羅什法師。果然、獲得羅什,而歸到了涼州地方。呂光聽說符堅敗了,於是自立為王。其後、後秦姚興興師伐涼州,羅什法師才入長安。姚興事以國師之禮,出入皇家的西明閣及逍遙園,率領弟子致力於翻譯。共譯三百八十餘卷。阿彌陀經、就是在這時代翻譯的。在譯經史上作考據,極其重要。不然、釋迦以梵語說法,佛弟子以梵文結集;若無人翻譯,怎麼會變為中國文字的經典?若佛經沒有歷史的根據,殊難令人起信。故在釋名題的範圍中,翻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