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略說佛教的基本教理——緣起性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佛教對宇宙人生有獨到的見解,這就是因緣和合、生起萬法的觀點,即不管是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乃至我們的主觀認識,無不都是各種條件和合的現象,缺少一個條件就不能產生事物本身。譬如一棵樹便是由種子、肥料、陽光、人工等所結合;這個大課堂是由水泥、鋼骨、磚木等所建造,條件不具足就不可能有樹木和會堂這些現象。同學們有學習的要求,這是「因」;經過家長的贊助,老師的教導,這是「緣」;將來便能成為祖國有用的人才,這便是「結果」。可見萬事萬物,因緣和合,才能生果。既然是因緣和合所生,就不免要遷流、變化,它們的體性是空的;體性雖空,但不妨有事物的各種假象,這就叫「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這是用兩點論來說明一切事物的。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豁然開悟,就是洞徹了宇宙人生是一系列無窮無盡的緣起現象;明白了事事物物都是生滅變化、互相依存的,沒有孤立和絕對的存在,正像時間和空間都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如果沒有物質運動,也就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
在人生領域裡,人們一切活動,看來是各自進行,實際上是農民為我種田,工人為我織布,我們的衣、食、住、行事事都依賴別人的幫助,才能生存。我們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他人提供方便。這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互相依賴,互為緣起。用「緣起性空」這一根本觀點來觀察事物、處理問題,自然形成了下列一些基本哲理:
(一)印證真理的三種標準——三法印
(1)諸行無常:說明一切事物都處在發生、發展、消滅的無窮循環中,沒有恒常不變的東西。如宏觀世界的各種天體:太陽系、銀河系、星雲、星團等等,無不在運動變化,所以佛教說世界是成、住、壞、空,不斷循環。這一論點,已由當前宇宙學家的新發現所證實。美國天文學家佐治.甘茂(George      Gamow)曾發表了「宇宙是在虛無一物的情況下形成的」這一觀點。形成的過程是從非物質,先形成次原子的粒子、微子等等,然後形成原子,進入了物質狀態,再進而聚合到了極大密度時,壓縮到極點,就發生了巨大爆炸、輻射出去的氣體,逐步形成了星雲系統。目前世界各著名天文台都攝得許多「噴射星雲旋系」和「無線電波星雲旋系」(Radio-galaxy)的照片。例如美國海勒天文觀測台攝得一座典型的噴射星雲旋系,射出的強烈光炬,長達一萬光年。這就說明了虛無之中能射出物質。同時,許多天體,則是在不斷衰老之中,太陽上出現黑的斑點,正是太陽內部劇烈運動的結果,由於它每分每秒在釋放著能量,當然也有縮小、爆炸和熄滅的日子。發生、發展、消滅是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可抗拒的規律。天體的成、住、壞、空以及現代科學所說物質可變為能量,能量可變為物質,正是佛教理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物質領域裡的精闢概括。但是佛教的這一論點,實際上不僅指物質領域,而是論證物質、思維和絕對理體的融通不二的境界。同樣肉體上有生、老、病、死,思想上有生、住、異、滅,說明我們經驗世界中的一切現象——不管是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無不在迅速發展、變化之中,所以說一切是遷流無常的。
(2)諸法無我:「諸法」是指一切事事物物。所謂「我」主要有二種含義:1.常住不變的意思,即不因時間、空間等各種條件的變化而消失;2.能作主宰的意思,能隨心所欲主宰一切。但事實上,我們的身體是隨著細胞的新陳代謝而生生滅滅,細胞又是各種元素所合成,不可能常住不變;也不可能有主宰一切的能力。譬如誰都不想死,但死字臨頭,哪個能自作主張?因此,所謂我,實際上也是「緣起性空」的。
(3)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即一切智慧、道德都圓滿,一切煩惱、習氣都寂滅,帶來內心世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