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2010-7-23 23:23:45


  自序
  
  詩人欣賞世界,大地萬象都可成為寫詩的內容。
  
  畫伯描繪世界,大地萬物都可成為入畫的題材。
  
  哲學家觀察世界,人生宇宙都是本體產生的現象。
  
  佛菩薩所見世界,有情眾生都是菩薩都是佛,無情眾生都是佛國淨土的眾寶莊嚴。
  
  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景色、同樣的人物、同樣的時節,若以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深度、不一樣的目的來體驗,便會產生不一樣的反應。
  
  我不是很喜歡寫文章的人,寫遊記更不是計畫中的工作,每次遊歷各處的最初動機,是為弘法求法,學習新知,充實自己,奉獻大眾,所以沒有考慮要寫遊記。可是每次遊歷告一段落,多半會寫出一篇文章乃至一本書來。在緊密的日程中,增加這項額外的工作,也不是一樁輕鬆好玩的事,只是覺得應該對歷史負責任,對自己求成長,對他人做交待,否則便是浪費了我這個已屬於全體社會的生命資源。
  
  我在每次遊化到一個陌生地方之前,總要預先收集一些相關資料,獲得若干程度的自然知識和人文背景,才不至於到了任何地方,都好像是相同的山水,類似的景物,差不多的面龐,除了消遣時間,花掉一些金錢,一切都是模糊依稀,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能激發自己成長。
  
  有了若干預備知識,便有親歷其境的感受,也能將現實的景物與歷史的過程連結成為活的生命。每到一地,不僅是面對實景實物,也可與此實景實物相繫的歷史人物對面談心。所以讓我走向自然,也能教我與古人把臂同行。
  
  正因為經歷了實景實物的觀察與體驗,就會發現歷史是永遠不會回頭的,年深日久之後,現實的環境早已見不到歷史上的那些鏡頭;不僅是人去樓空,連那些舞臺也早已變了又變。同時歷史的事實加上後人的傳說,也就無法想像歷史上的情況究竟是什縻樣子了。
  
  這便是佛法所說的真理:「世相無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可是,我們的生命中,不論是肉體的血液,或者是文化的血液以及精神的源頭,都跟我們的祖先是無法切斷的,也跟現實的環境是無法區隔的,時間的延續是歷史的生命,空間的展現是社會的生命。只要用心生活、用心體驗,我們每一個人,都負有歷史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
  
  因此,遊歷之後,應當尚有工作要做:要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成長,與大家分享;把現實的環境做成記錄,留給歷史文化;把陳舊的歷史和傳說,做一番溫習和釐清,勉勵自己,也介紹給他人。
  
  我是一個出家的僧侶,非常重視佛教的興衰及法門的隆污,我特別留心佛教歷史人物的成長過程,及他們的努力和影響。也可以說,如果沒有歷代的古聖先賢,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儀軌芳範,以及他們的智慧財產,我們今日的人間社會就不堪想像。所以每到一處曾有高僧大德駐錫過的古道場,不僅要緬懷他們、禮敬他們,也希望學習他們。所謂見賢思齊,不應僅為自己受益而感恩,更應體驗他們為法忘軀的堅靭心和利益眾生的悲願心,試著來做更多自己當做而能做的佛事。
  
  每到一座古道場,雖已物換星移,可能早已成為荒丘廢墟,但我總覺得歷史上的祖師們,不論有名無名,都還是活生生的在那兒:忙著興建道場,忙著廣度群迷。縱然斯人已逝,他們的悲智猶在。我們便以這樣的心境,到處感恩,到處禮拜,到處憑弔,到處緬懷;我稱之謂進入歷代祖師菩薩們的內心世界。不論目前那些古道場的情景如何,我總是揣摩著去與那兒的古代大德們,做生命的結合。雖無語言,卻勝過有言;雖無問答,卻能獲得來自他們的啟發。
  
  我寫成冊的遊記,這本已是第八冊了。
  
  本書是記述我從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至五月六日期間的參訪行腳、所見所聞及所思所行。
  
  本書的內容寫了些什麼?請讀者自行探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