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就滿足了;以後物質文明進步,當然生活享受也就隨之提高,從這一方面看,好處不能說沒有,可是毛病也很多;中國古語云:「一家飽暖千家怨」,假如你的生活過得好,但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缺乏溫情道義的文明,很容易引起鬥爭;有了鬥爭,生命財產就受到威脅。因此單是物質文明還是不夠,必須有倫理道德,社會才有基礎,人與人的名分關係才能確定;同時,因為建立了正常的權利義務,人們此時胸襟擴大,知道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愛國家,心境拓開以後,德行亦具基礎,也就是漸漸具備完整的人格;這在人生的過程上說,可說是很圓滿。然而人生在世,皆不免生老病死,人到死時無不期望有來生,儘管由於年輕氣盛不信來生,不迷信鬼神,不信宗教徒所說的虛無而不著邊際的言論,但是到了老的時候,都不免希望有來生。不過來生太渺茫了,於是不能不求助於宗教。所以倫理道德雖然造福人群,但是還有欠缺,就是只講到一生;宗教講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其所給予我們的是充分的精神享受。現代許多有遠識的學者,認為宗教是最高的學問,這是確有見地。我最近在南部講經,有一位同修拿一篇文章給我看,這篇文章是張曉峰先生寫的宗教觀,發表在中央日報,他說,科學是求真,人文學不但求真,而且求善,文學藝術求真、善、美,哲學則求真善美慧。最高的還是宗教,宗教不但要求真善美慧,而且還要求聖;必須證入聖賢人的境界,將我們自己變成聖賢人,這是宗教家,也是宗教徒們所嚮往的最高目標。宗教生活是有組織的群體生活,有律儀的生活;律儀相當於儒家的禮樂,戒律與禮節都是規範我們生活行為的,我們要將生活行為修成聖者,當然有凡聖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戒律。儒家的聖人標準就是禮,我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合乎禮節,合乎戒律,換句話說,就是和聖者的行持役有兩樣;戒律與禮就是聖者日常生活的規範,宗教教育的基礎,即建立於此;經典所記載的無非是聖者的心行,如果我們的思想與經典裡面的思想相合,則為正知正見;如果與經典思想相背,便是我們知見錯誤,應即時依經訓改正;這就是「修行」。此外,樂也是不能少的;因為我們畢竟還是一個凡夫,既然是凡夫,就沒有辦法斷除妄念;妄念就是煩惱,就是迷惑,音樂的功能乃在調和心情,如聞梵唄可以令人心誠敬,所以禮樂也是任何宗教都不能缺少的。高級的宗教皆有戒律、有樂章,這都是幫助他們修行證果的。宗教除了有儀式之外,特別講求師承,自教主代代相傳,師承非常重要,有師承才有偉大的宗教師。不但宗教,即使世間學術研究,也莫不講求師承;必有好的老師,才有良好的學行表現,而將道業發揚光大。宗教有他承傳的史蹟,這些史蹟有兩種意義:第一、是紀念前賢功德。現在所謂觀光,招徠外賓參觀中國古典文化的成就。第二、是史蹟的教化功能,令人見賢思齊,觀前人的修行功業,以激發嚮往效法之心;他們是已獲成就者,我們則尚無成就。古人云: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成佛,而不能為堯舜,不能成佛者,只有性德,無有克己復禮,閑邪存誠,及修善斷惡之修德而已。前賢能夠成就修德,我們也能成就,這是必然的。古人遺蹟,無非是給我們作典型,作見證。宗教徒的生活,非常注重和合,因為和合才能團結,才能做到群策群力,眾志成城。一個家庭的興衰,可以從這家庭中父子、兄弟、親戚、朋友,看他們相處得是否和睦?如果和睦,這個家庭一定興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甚至戰爭亦是如此;古人云:師克在和,唯有上下一心,才能克敵致勝。佛弟子的生活是戒同修,見同解,身同住,利同均,口無諍,意同悅,理同證,是為七和合的團體。宗教徒最終的目標是要證入聖賢;證到聖賢並不就算完事;依佛法來說,成佛以後,還需要教化一切眾生,以救人救世為己任,如此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