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而努力。因為佛教,不止是提倡人類精神文明的宗教,亦是促進人性覺悟,領導人的知、情、意止於至真、至善、至美的道德教育。如果我們能夠弘揚佛教的真理,以佛的智慧來提升人的知;實踐佛教的慈悲,來改善人的情;推動佛教正覺的精神,來凈化人的意;一定可以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令人的知、情、意臻於至真,至善,至美最高層次的境界,以達到我們改善心靈世界之目的。因此,這次為期三昇升天的佛學講座,本人特別以「心靈的世界」為題,與各位共同討論,如何去提昇,去改善,去淨化人類心靈世界的知、情、意。
一、提升人的知
知,是知識,亦可以說是人類的智慧。是人心對於外界事物由分析而了解的功能。這種由覺察,進而理解的功能,在眼是見,在耳是聞,在鼻、舌、身是覺,在意是知;人體六根的見聞覺知,都是屬於人心智的作用。由於人內在心智的見聞覺知,面對外界事物時,引生眼等六識的分別,有深淺不同的層次,加以個人出生的時代背景,以及所受的教育與宗教信仰不同,故其知識,也高低不等,人類的思想,亦不可能一致,甚至陷於混亂與衝突,致使人類每因思想的衝突而戰爭。
我們欲想止息戰爭,建立和平,必須找尋一種能夠令人徹底了解人生真諦的宗教,作為人類思想的導航,以提升人的知,使人的思想合理而統一,以促進人類的共識和合作,謀求建立世界永久性的和平。現在,先從一般人限於物理的知說起:
(一)限於物理的知
一般人無論是從經驗、歷史、文學、哲學、或科學各方面得來的知識,都是基於個人識心的想像與思考,然後加以個人主觀的分析與判斷。因此,一般人的知,只是對於現象界表面的了解,無法透過現象界而深達事物的本體;只能了解物理,無法了解真理,更不可能明白宇宙人生的原理。這種外來的知識,除了能夠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以及促進物質文明外,始終無法開拓人類精神的文明,改善人類心靈的世界。
例如:文學的創作,只是人類經驗的積累,屬於個人主觀的遺產,并非真理的發現,故無法適應任何時代的需要。故古代文學知識,雖然豐富,卻被現代人視為思想落後。
哲學的思考,亦只是人類主觀的測想,自我意識的表達,屬於片面的理論,絕對不能理解宇宙的原理。加以人類思想不斷的演變,古代哲學,往往被拋棄在時代後面。
至於科學的發明,也只是分析宇宙現象界的物理,似理,不斷的假設,不斷的求證,又不斷的推翻,以及不斷的創新;並非宇宙人生不變的真理,根本不可能開發人類內心深處的智慧,以提昇人的知止於至真。
由此可知,一般學說給人傳遞的知識,缺點是在於不真。人類的思想,既然缺乏真理為依據,遂失去準的,只憑個人意識對人生作妄想的猜測,而產生種種不合邏輯的成見,偏見,與邪見;加上人性的固執,人類每因思想的衝突而引發戰爭,佛教名之為「見濁」。
見濁既起,其他貪、瞋、痴、慢、疑、邪見等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亦皆隨之俱來;結果,人類社會,竟然變成五濁惡世,充滿三苦、八苦、無量之苦。可惜,人們雖然陷於眾苦交煎的惡劣環境中,卻不知謀求解救,反而迷戀物質的享受,心被境牽,向外奔馳。順境則貪,逆境則瞋;附我者榮,違我者辱。於是人生舞台,竟然變成強權就是公理,武器就是力量;而人生的悲劇,也就不斷的上演。追究其根源,皆因人類的知不真所致。
(二)啟發正智的知
釋迦牟尼佛,為了解救眾生因知見不正,引起成見與偏見的執著,而造成思想的混亂與苦惱,特別演說:「三法印」的真理,以啟發人類的正智,使人類對於宇宙人生,有正確的了解,將一般只限於物理的知,提昇為人生真理的知,豎立人間的正知正見。
甚麼是三法印呢?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根據佛的智慧觀察,宇宙間所有一切現象,無論是物理,或是心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