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既然有他們幾位想要聽《金剛經》,於是乎我也不管我會講不會講,就冒冒失失答應了,說可以。並且他們都過去已經聽過《金剛經》了。聽過誰呢?聽過,那個 Kenneth 先生講過《金剛經》。不過他說,當時因為初學,也大約聽得不太懂,現在要再聽你講一遍。那麼我就答應了,所以在今天才有這個金剛法會的成立。以後,無論你們某一個人想要聽某一部經的,都可以請法師說法。這要請法;要有人請法,才可以說法。 
    那麼講《法華經》,這是甚麼因緣呢?講這《法華經》,我告訴你們這個因緣。這因為現在我在美國,要造就和尚,要造就未來的佛教的繼承人。所以現在有一個果前,他發心出家。那麼發心出家,聽了《楞嚴經》,對於佛法還是一知半解。所以我這個《法華經》的因緣,就是為著要果前,在前邊;這一些果果果果,果甚麼果甚麼--像這個果寧昨天講這個唧唧喳喳,都要在後邊跟著。所以我看這一班人,還都對佛教有一點興趣。所以有的櫛風沐雨,就是颳風也來聽經,下雨也來聽經,在對面這麼遠,又要跑這麼遠的路。在二十九街過來,也要搭巴士,又要等車,又要在那個地方風吹雨打的,這都很不容易的。我看這一班人還有一點誠心。所以我就繼續講這個《法華經》。 
    現在又講《金剛經》。我們現在講這個《金剛經》要簡單一點,就不要講這個七種立題、五重玄義,都不要講它。我們現在就開門見山,就講這個總釋名題,就講第一,就是總釋名題;第二、講譯人;第三呢,是別解文義,分出大科,分出這麼三種講法。 
    「金剛」:甚麼叫「金剛」呢?怎麼又「金剛般若波羅蜜」?甚麼叫金剛呢?我告訴你,就是那個金剛心。金剛的心也就是那個金剛性,也就是那個金剛的般若。金剛的心也就是金剛性;金剛性也就是金剛般若。說出來這麼多的名,合而言之是一個。為甚麼要說這麼多名呢?你不知道這一個,知道那一個;你不知道那個,就知道這個;你那個、這個都不知道,你又知道這個般若。所以多舉出幾個名字來,你張三也就是那個張和,也就是那個張老三。這麼說好幾個名字,你就認識他。這金剛也這樣子。那麼金剛怎麼說是自性呢?我們這個自性,是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自性也就是金剛心,金剛心也永遠不壞的。我們這個金剛般若,就是實相般若。這實相的般若也是永遠都不壞的,永遠存在。所以這一部經的名字,這「金剛」是個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這一部經就是法喻為名。在七種立題裡邊就是法喻為名:以金剛來做比喻,比喻般若。 
    那麼這個講法固然是對,可是不如我說它是金剛心、金剛性、金剛般若。這個般若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心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性也就是金剛,不用比喻。這個就是甚麼呢?金剛,不要比喻,比較直接了當。這個講法,是很少人這麼講的。可以說是這樣,一般的法師,要是對金剛般若波羅蜜沒有認識的,都不這樣講。怎麼樣講呢?都作為法喻為名。我現在,是不是不以法喻為名?不是,也是用法喻為名。可是我把它合成一個,這個法也就是喻,喻也就是法:法喻是一個。分而言之,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合而言之,也就是《金剛經》。所以普通中國人叫它叫《金剛經》,沒有般若波羅蜜。那麼再可以說,也就是《般若波羅蜜經》。那麼這法,我常常對你們講,應該講活了,不要把它講得死板板的。所以現在把它講成一個也可以,講成兩個也可以,甚至於講三個、講四個都可以,這沒有一定法!《金剛經》裡邊說:「無有定法,是名般若波羅蜜多!」你要把它講成死板板的,好像那個釘是釘,卯是卯,總有一定的:那就成一個不活動了。 
    我們講來講去,究竟「金剛」的這個意思,我還沒有明白。你講一個也好,兩個也好,三個也好;你講了這麼多個,但是我還沒明白!這怎麼辦呢?那好了,我現在再給你把它解釋解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