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覆這個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佛經裏面雖然是有那些法門,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性和行為不一樣,所以領受了解的因緣也各別。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講話:
眾生遇到如來在世的時候,根機必利,不會像如來滅度後的眾生,根機魯鈍一樣。加以那時能說法的人不同凡夫;不但佛的口能說法,就是佛的身業能夠現神通,意業能夠鑑根機,各種都比佛滅度後的人殊勝;所以佛的圓音一演,無論那一種根機,都能夠一樣的了解;所以不必另外造論。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講話:
如來在世,眾生的根利,固然是不必造論。就是佛滅度後眾生的根機也有不同;有一種能用自己的智慧力看經的;又有一種看經看不懂的。能夠看經的,有一種是廣聞,有一種是少聞;現在這裡所講的是在佛滅度後,有一類眾生自己有智慧的力量,能夠廣聞佛經而得了解的。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講話:
在佛滅度後,還有一類眾生,他也能夠用自己智慧的力量,並且聞法雖少而了解很多。
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講話:
又有一類眾生,不同上面兩種眾生一樣,他自己沒有智慧的力量,看經能夠懂得,必須要看許多廣論,然後方得了解。
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講話:
還有一類眾生,因為廣論文句太多,研究起來太麻煩,他心裡很歡喜總持少文,能夠攝持多義,就能了解。
如是此論      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講話:
現在造這一部論,為的就是要總攝如來廣大的深法,無邊的義理,所以應當說這一部論。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講話:
因緣的一分,上面已經說過了,現在要來說立義的一分。大乘(摩訶衍)的道理,總起來講有兩種:第一種是「法」,第二種是「義」。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講話:
所說的法,到底是甚麼法呢?就是我們眾生的心,不過這個心,不是肚裏面的肉團心,也不是思惟的「妄想心」,更不是相宗所說的「八識心」,乃是馬鳴菩薩自己所證到的心,這個心,能夠把世間一切法,及出世間一切法,通通攝收在裏面,依據這個心,才能夠顯現開示大乘的義理。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講話:
為甚麼依這個心,就能夠顯示大乘的義理呢?這有兩方面說的:一方面是心的真如,那就是大乘的體;一方面是心的生滅,那就能夠顯示大乘自體上的相用。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講話:
上面所講的是法,現在所講的是法上所有的義。然義又有三種分別:第一種是真心的「體大」,因為這真心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真如性,是平等平等,所謂:「在佛不增,在生不減」,就是這個意思。第二種是真心的「相大」,這就是說:在我們這個真心的如來藏中,本來就具足無量無邊自性本有的功德。第三種是真心的「用大」,就是說:這真心的功用,能生一切「世間法」的善因善果,又能生「出世間法」的善因善果。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講話:
上面這一心三大之法,也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在因地時,本來所乘的「心法」,那末,一切菩薩要到如來的地位,也都要乘此「心法」,方能到啊!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講話:
上面已經把立義分說過了,然而立義文中,是最簡單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