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九法界以上,所以稱為「最勝」。
「色無礙自在」:這是皈敬佛的「身業」。佛的「法身」固然是無相,當然是無礙;就是「報身」,也是無量無邊功德所成的;不但「自受用身」是無礙,就是「他受用身」也是自由自在,可以應機說法,當然是無礙了。千丈盧舍那身,八萬四千相好,還是方便說的;其實佛的相好莊嚴,是不可以言語來形容的,所以說不可思議。
「救世大悲者」:這是皈敬佛的「口業」。佛有三輪,就是:身能現通,口能說法,意能鑒機。娑婆世界的眾生,以耳根當機,所以以音聲為佛事;而釋迦世尊,也就苦口婆心,常時說法,救度眾生,悲能拔苦,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所以稱為「救世大悲者」。上來一頌,指的是法身,報身,應化身;而佛的身、口、意三業,一一皆是最勝,所以叫做「最勝」。
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
講話:
這三句是皈敬「法寶」。意思是不但皈敬佛,並且皈敬佛的法,所以說一個及字。佛的「身」就是以法為身,所以叫做「法性身」。佛經上常說:一切事物,有體必有相。佛的「體」就是宇宙萬有一切法的體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真如」;因為真者不偽,如者不變,這不偽不變的東西就是「心法」。這心是澄湛不動,深廣無涯,所以形容它叫做「海」。
法有二種:一是法性之法,一是功德之法,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三大阿僧祇劫,修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叫做「藏」。
如實修行等。
講話:
這一句是皈敬「僧寶」。僧雖通於凡、聖、大、小、權,實,而此中所云,是指的地上菩薩,蓋登地菩薩,破一分無明,顯一分真如,如真如修行,方可名為真實。論主雖云地上菩薩,然而亦兼等於地前資糧、及加行、信、住、行、向、暨凡小諸位,正顯論主的平等無慢的意趣。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講話:
上面兩首頌是歸敬,這一首頌是所為。大凡做一件事,都有他的所為。試問:現在馬鳴菩薩為甚麼事要先歸命十方三寶呢?當然是有他的所為;他所為的就是欲令一切眾生,「滅除疑惑,捨棄邪執」,疑惑既除,信仰方生;邪執既破,正信乃起;能夠信得人人有真如佛性,那末,人人都可以成佛;既然都可以成佛,那末,你成了我成,我成了他成,這樣一個一個都會成佛,佛種那裡會斷絕呢?而馬鳴菩薩要造這部「論」的目的,也就是為了這件事。
然而造論就造論罷了,為甚麼又要先皈敬三寶呢?這有幾種原故:第一菩薩造論要有宗本,顯其不是無稽之談,是有根據的,因為菩薩造論是解釋佛經。第二,好像世間的忠臣孝子,有事必先啟白於君父;佛為法王,大慈悲父,菩薩是法王之子,所以造論必先歸敬。第三,等覺菩薩,猶在因位;若不先請三寶加被,作事恐難圓滿,故欲善始善終,所以先須皈敬。綜上數緣,故先申皈敬,以昭慎重,這也是佛教的儀式。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說有五分:云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講話:
在論文前面說了三首偈頌,所以現在來說論文。然而為甚麼要說這部論呢?因為有一件東西,能夠生起大乘(摩訶衍)的信根,所以要說啊!但是,說起來應當分做五段:第一,要說出造這部論的原因。第二,原因明白了,就要說出這部論的宗旨。第三,宗旨雖然有了,還沒有完全明白,所以必須詳細的解釋,方能透澈。第四,裏面的道理雖然是明白了,不能就算了事,必須從解起行,才能達到目的地,所以要分別發心趣向道果的地方了。第五,馬鳴菩薩這部論雖然是造成了,難道是給自己看的嗎?不然的話,就要勸人流通!空間是無邊,所謂十方;時間是無盡,所謂三世。如果要希望這樣多的眾生去依教奉行,那就非要說出這部論的好處不可,所以最後必須勸修。這五段,第一段可算是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