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破除人我執與法我執。要想斷人我執與法我執,從哪裡下手?先要斷除自己貢高我慢的習氣。要從謙虛恭敬中,來修學皈依自性正法。這叫做「離欲尊」,在一切離欲法門中,它是最尊貴的。
第三是「自心皈依淨」。這是講清淨,也就是三業清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諸位特別要重視「自性不染著」。真如本性中,決定沒有塵勞愛欲。《壇經》第一章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講自性清淨心。換句話說,一切塵勞愛欲境界,不是自性清淨心中本有之物,因此我們一定不可以染著。只要你一切不染著,一切法就是真實法,所謂「凡所有相,皆是實相」;不染著的時候是實相,染著的時候就是虛妄。這叫做「眾中尊」,能在一切法中不染著,在眾中是最為尊貴。
第六段:講「一體三身自性佛」。這段經文相當重要,六祖說明這段經文的用意,是教我們親自見到三身,自悟自性。大師首先指出:要於自己的色身,也就是現前這個身體上,「皈依清淨法身佛」,「皈依圓滿報身佛」,「皈依千百億化身佛」。這是自心三皈。此處重要的,是要我們在自身中證實自性三身佛。三身佛是從自性生,而非從外得,這是這一章主要的意旨所歸。
六祖為大眾講解「三身佛」。第一是「清淨法身」,性本來清淨,一切萬法無不從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內外自然明徹,這就是自己的清淨法身。第二是「圓滿報身」,念念圓明,無二實性,清淨平等,非有非無,這是說自受用身。重要的是第一句,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圓滿、都是光明。要做到這一句,一定要證得清淨平等不二法門,我們才能得到這樣具體的受用。這種受用,也就是諸佛與大菩薩們親證的境界。第三是「千百億化身」,這是他受用身,也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一切善法。「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換言之,「不思萬法,性本如空」是說清淨法身,一念思量起就是變化之開始。這個道理若要細說,全在唯識學裡面,唯識說明三能變的道理。由此可知,千百億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它是代表「無量無邊」的意思,這就是真正所謂的化身。不但一切身相是化身,乃至於一切境界相無不是清淨自性的化身,這個意思大師說得非常圓滿。
六祖大師教導我們一定要「自心皈依自性」,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關於三皈依,若只是著重在形式三寶,而不能會歸自性,這樣的皈依是談不上功德,這是曲解佛法,當然不是真正的皈依。真正的三皈依,見到佛像就要想到自己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自心皈依自性,這才是真實皈依三寶。六祖告訴我們,這樁事情必須要自悟;換句話說,得自己開悟,要自己修行自性功德,這才是佛法講的真皈依。「皈」是回頭。在不懂得皈依之前,我們的心總是為外面境界所左右,心為境轉。皈依的意思,就是教我們將妄心從妄境上收回來;依靠什麼?依靠自性,才能成就自性無量功德。自性無量功德具體來說,就是三身。這個意思我們若體會得,大乘佛法所說的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確實就在我們現前自身裡面完全得到了。
自皈依者,必須除卻自性中一切不善。為什麼?因為自性清淨心中,確實沒有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全不是真性,而是妄心中物,因此,我們必須要將它除去。六祖說:「但悟自性三身,即識自性佛。」我們學佛的目的是成佛,成佛一定要見自性佛,才是真正的成佛;只要你悟自性三身,就見自性佛。這一段開示是一體三身自性佛,終極的目的就在此處。諸位聽了這段大意,再細細的深究經文,不難體會得自性三身,真正的皈依三寶,這樣我們所得的利益功德就無有窮盡。
第七段:「偈頌」。這一章的大意,都歸納在這五首偈頌中。第一首偈:『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