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證知一切眾生都有這種智慧。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可是眾生雖有,但現在已經迷而不覺。這原因,是眾生的性情好以妄動,凡情執見深重,以致其不動之性變為情性。以情性而起分別,攪亂本性致使沉濁,乃至不能了見自性真如,所以就把與佛平等的智慧迷失了。這是眾生的執情昧性處。如〈朱夫子〉說:「心之未動則為性,已動則為情,所謂心統性情也。」又云:「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淨器盛之則清,以不淨之器盛之則臭,以汙泥之器盛之則濁。」蓋吾人之性,亦復如是,此聽其眾生善用與不善用已耳。
智慧,若再分析來說,也有各種的類別,此視眾生的根器而定。大器則有大的智慧,小器則有小的智慧。如凡夫外道,凡情未了,邪見未除,對於世間法,起諸分別,以有為法,執有執無,執常執斷,生起種種妄執。他們這種妄執,固然不足稱為智慧。聲聞緣覺的智慧,他們同修四諦十二因緣法,以出世間智,觀察世間一切諸法,皆是苦空無常無我,一切諸法皆從因緣生,也從因緣滅,畢竟空無。他們雖能這樣觀察,卻只能破得人空,不能破得法空,只能破其分段生死,不能破其變易生死,其永遠滯在界外的偏空有餘涅槃,一味自善其身。所以他們的智慧,是愚法,不是直截了當,終於被佛呵為「焦芽敗種」之類。他們這種智慧,固然是屬於偏小的智慧。至於菩薩的智慧,則比二乘高了一籌。他們對於三界一切諸法,觀空不見空,觀有不見有,空有二邊,全不執著。而菩薩的主要任務,在於教化眾生,所以菩薩對於度生之道,往往太過溺愛,以致有了愛見,這樣又執在一邊,偏離了中庸之道。菩薩雖有極度的智慧,但不若佛的智慧那樣曠達。佛的智慧是蕩蕩然,一無所著,決非二乘人所能了解,決非不到二死永亡五住究竟的人所能體會,所以佛的智慧是甚深難解的。如《法華經》說,「其智慧門,難解難入」是也。然在體用方面說,智是體,慧是用。體,以法界為體,用,以法界為用。所以佛的智慧是整個的,其體也是究竟的。好比佛經常常說,佛的法身遍滿一切處,就是說佛的體用也遍滿一切處,它是沒有限際的。
至於般若的含義,據古德所解,共有三種區別: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
一、實相般若。實相,就是堅實義。是諸佛的法身理體,也就是一切眾生的常住不變自性。如世間一切諸法,究其根底,皆是沒有自性,隨著宇宙變遷。這如花木,一到春天,開紅開綠,很美麗,很好看。但一到秋天,就全枯萎了。牠們這種變遷,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所以才會隨著時間變更。現在這個實相般若,就不像世間那些無常的東西,它是諸佛常住的法身,是一切眾生的本體。其本體,歷三世不遷,陶洪爐不變,這就是實相般若。由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也可以證明,人人都具有一個不變的體性,例如我們在幼年時所看到的海水,海水是深藍色的,到了老年再去看海水,海水也還依然是深藍色的。這樣不變,就足可證明我們這個見性是永遠不會變動的。我們所變動的,只是軀殼而已。關於這種說法,在《楞嚴經》佛與〈波斯匿王〉談論最為詳細,要明白,可參考其文。
二、觀照般若。觀,是能觀智,照,是所照境。我們六根對六塵,若是沒有般若觀照力去觀察,那麼六根就會被六塵所轉,不知不覺去分別它們。如果我們的真如心變成攀緣心,妄想心,這就是缺乏觀照力所致。但凡,每個博地凡夫都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如果想不隨外境所轉,就必須處處提醒警惕,對於一切境界,一定要以般若觀照力去觀察,知道它們是沒有自性,虛妄的生,虛妄的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對於一切境界,果能如是觀照,其幻滅心自然會消滅,同時定力也會逐漸生長。故觀照般若一法,是每個修行人所必須學習的。它是成佛的捷徑,是了脫生死的梯樑。如果我們能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