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名,是為了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更有意義;讓名聲越來越好,我們應該為此而努力。現在很多人造作,為了得到好的名而去作秀。比如有的人不是真的喜歡環保事業,因為環保人士受人尊敬,就去作秀。有時候我們也要反過來想:如果他作秀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他做的這件事是好事,也沒什么不好。有很多名人為了作秀會去做慈善事業,只要有鎂光燈的地方他就做得非常好,捐款捐物;如果沒有鎂光燈,沒有媒體報道,沒有領導參加,就一毛不拔。有鎂光燈照著他,他為了名聲,願意去作秀。我們經常看到有媒體參與的捐款活動,本來可能只捐一百塊的人都願意捐幾萬塊錢。
  作秀本身對不對?當然不對。人與人之間應該坦誠,應該用心地去做這些事,應該用平常心對待名聲。但世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常常是好事中留有不完善,壞事中也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有時候,有人有目的地作秀,也讓別人得到了好處。汶川大地震有很多次捐款活動,本來願意捐幾百萬幾千萬的人,看到領導出來了,鎂光燈打過來,媒體來采訪,願意捐上億了。這樣也很好,他作秀了,把錢財捐獻出去了,別人也受益了。
  所以,作秀不是一無是處,我們不能一味批評,該贊美的就贊美。
  當然,人總是有缺點的,喜歡作秀的人應該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應該是不管有沒有鎂光燈,不管有沒有領導的表揚,都要很用心地做事,這樣會過得越來越快樂,內心也會越來越自由。有了這種心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有那么多慈善家自己好好的事業不做,願意跑到偏遠地區,貓在那兒,蓋小學、蓋房子、打井,做慈善比做自己的事業時要快樂得多。這是因為,他得到了真正的名利。真正的名是他發自內心對自己肯定,對自己所作所為的認可。名不外求,緣於內心。這種名是他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做了有意義的事了。如果捐出了一個億,而內心是虛的,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捐,僅僅為了作秀,回頭又舍不得了,那人們怎么把大慈善家的頭銜給你呢?如果是心中有愧,心虛,不是真的想為慈善而捐錢,只是為了名聲,心裏反而不快樂。如果發自內心,捐錢給別人,因此而名聲在外,那樣你內心就會坦蕩,就覺得快樂和踏實。
  做慈善,也要學會做一些必要的包裝。一個產品,不經任何包裝地放在那兒,和用精美的盒子裝起來放在那兒,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許多人會被包裝精美的東西所吸引,因吸引而選擇。其實,包裝過的和沒有包裝的是一個東西。很多時候適當包裝也是需要的。人和人的交往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也就是要對言行適當包裝。這種包裝是建立在我們起心動念真正為別人著想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真正為他人著想,再加上得體的穿著和談吐,用這樣從內到外的包裝去做事,被人贊揚,有了這樣的名聲,就會一直樂於做慈善了。如果是為了名聲,刻意為了得到贊揚去做事,堅持一次兩次還可以,去做十次二十次就會不耐煩了,再往後可能就會露出馬腳,現出真面目。所以,真正的名,一定是我們真誠付出後才能得到的。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別人真正的尊敬。
  汶川大地震中那些抗震救災的軍人很讓我們心有觸動。當時在馬爾康,看到過來一批又一批的戰士,都很年輕,只有二十幾歲。災區離馬爾康不遠,是什么樣的路,是什么樣的惡劣環境,我們太熟悉了。好幾次我們送部隊去往災區,都會准備一些水果、幹糧給他們,每次都很心痛。我們心裏先默默地為這些戰士祈禱,在那么惡劣的環境下,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地出來。我們是人,他們也是人,那么慘不忍睹的場面,那些戰士一下子就進去了。而且災區餘震不斷,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那個時候我心裏就想:他們是哪裏有難就往哪裏沖。我們每天都在講要普度眾生,如果讓我們往地震災區沖,即使有這份心也不一定有這個體力,所以那時我對那些救災英雄無比崇敬。這些人就應該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