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患得患失,不明就裡,這樣的惑,自古有之。佛法裡的四聖諦——苦、集、滅、道,是佛陀教導我們知苦、離苦,解決宇宙人生問題的方法。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與物、我與人、我與身、我與心、我與欲、我與見、我與自然的關係不調和。這一切都起因於我們心中有了種種分別、執著、妄想,因此才會迷惑顛倒、煩惱重重。
長樂先生:
在當今嘈雜的社會環境之中,要保持平靜心態,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幾乎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儒家也講:“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是惑也。”我們的心性的確是變化無常的。今天我高興,就做一點慈善的事;明天我心煩,就大開殺戒。生命中充溢著這些反复無常、剪不斷理還亂的惑。
星雲大師:
所謂“管事容易,管人難;管人容易,管心難”,有時候,我們責怪別人不肯聽自己的話,其實,最不聽話的是我們的心,今天要求這樣,明天希望那樣,總是翻來覆去,心猿意馬。講一個例子,比如今天我在市場上買到一個青花瓷瓶,價錢公道,精雕細刻。回家以後,一會兒擦擦,一會兒端在手裡看看,喜歡得不得了。朋友來了,拿出來展示,結果被他澆了一盆冷水,“現在誰還買這樣的老古董?早過時了,你看人家買的玻璃擺設,那才叫有品位呢。”等朋友走了,再把瓶子端在手裡看,這下真不得了,瓶子一下子變得很難看,原先精雕細刻的手工,顯得粗陋無比,原先的價錢公道也變成了低賤不值。愈想愈氣,拿起瓶子就摔。這時,又有一個朋友來敲門,他是個收藏家。他撿起地上的碎片一看,不禁驚呼一聲:“這可是寶貝啊!”然後把這個瓶子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這時我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在這個過程中,瓶子有貴賤、新舊的變化嗎?沒有。變化的只是我自己的感覺。為什麼我會突然改變自己的態度呢?因為我聽信了別人的話。那麼,我為什麼那麼容易聽信別人的話呢?因為我沒有自信。為什麼沒有自信呢?因為在購買瓶子的時候,我根本不懂得它。那我為什麼要買呢?因為人家說,這個瓶子可以升值,所以我一沖動就買下來了。衝動,就是心中產生了妄念。
長樂先生:
看來,一切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我們是否掌握了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自己判斷,就會陷入恐慌、焦慮、浮躁,被人牽著鼻子走。所以,找回自己的心性,找到是非真假的判斷力,就是從根本上奪回自己生存發展的主動權。
惑之所以難耐,通常是因為我們已經付出了,付出前沒有搞清背景實情,沒有掌握客觀的評價標準,因此無論我們如何私下揣摩,患得患失,結果反倒損失更大。
星雲大師:
我們的心除了反复無常外,疑心、自私、貪婪等毛病也不少。有一則笑話說:一位患有神經質的病人,總是疑心他的肚子裡有一隻貓在做窩,真是寢食難安。心理醫師與精神科醫生百般地治療輔導,始終無法消除他心裡的疑慮。後來醫師們只得為他做一次象徵性的手術。手術後,當病人從麻醉中醒來,醫師抱著一隻貓告訴他: “你肚子裡的貓已經取出來了,以後你就不必再擔心了!”豈知病人看看那隻貓,滿臉愁容地說:“我肚子裡的貓是黑貓,不是這一隻白貓啊。”
所以,當我們的心生病了,就要用佛法的“心藥方”來對治,例如:貪婪的毛病要用喜捨來對治,嗔恚的毛病要用慈悲來對治,愚癡的毛病要用智慧來對治,傲慢的毛病要用謙虛來對治,疑慮的毛病要用正信來對治,邪惡的毛病要用正道來對治。
我彷石頭希遷禪師的“心藥方”,開了一劑生命的藥方:“好心腸一條,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塊,信行要緊,老實一個,中直十成,豁達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藥,用包容鍋炒,用寬心爐燉,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