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金言錄 一遍上人著
2012-8-14 10:16:03
《念佛金言錄》編譯序
此《念佛金言錄》是編譯自日本淨土門的另一位祖師一遍上人(一二三九~一二八九)的撰著,一遍上人自己不遺留作品,此《金言錄》乃是上人之及門弟子們所留 所記而編集的。分為四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原名為《一遍上人語錄》,第四部分係漢文體,原名為《播州問答》,與第三部分的內容大同小異,前者純是一條條的 法語,未有體系;而後者是以問答的方式,將其內容組織而成體系化。以上兩篇均收錄於《大日本佛教全書》第六十六冊。
一遍上人時人稱為遊行上人,且認為是大勢至菩薩的應化,明治天皇敕封為圓照大師。七歲時就學於天台宗繼教寺之緣教法師,十歲喪母,痛感生死事大,無常迅 速,乃乞請出家,於緣教法師之下剃度,法號隨緣。生性聰慧,好學不倦,日夜勤篤,不浪費寸陰。可謂玄心獨悟,俊氣高朗,深明天台六十卷。然而細細思惟,圓 頓行門,繫緣法界時,不可分別善惡邪正;而我執之心未忘,憎愛嫉妒之念難息,簡邪好正,是故或因他人誹謗而生憎,或得大家讚美而慶喜。如此則雖口宣善惡不 二、邪正一如之理,而心常背之。深悲凡夫心之卑賤,於是想進一步再以聖教為明鏡,以便斷除頑劣習性,乃重窺《摩訶止觀》,此中所明四種三昧之中,第一「常 坐三昧」之下釋言:「諸教所讚,多在彌陀,故以西方,而為一準。」第二「常行三昧」之下釋言:「若稱彌陀,即是稱十方佛功德正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 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第三「半行半坐三昧」之下釋言:「生安樂國,十地究竟。」第四「非行非坐三昧」之下所釋,引用《觀音經》「可念彌 陀之由」。因此乃捨棄天台之學,而寄心於念佛一行,致信於彌陀一佛。此時法然上人之上足證空上人之高弟聖達和尚正住鍚於弘西寺專弘淨土之教,勸導往生一 行。心中大喜,乃前往拜謁,師事聖達上人,聽聞念佛法門,心地豁悟,信知彌陀本願、釋尊付囑、諸佛證誠,唯在念佛一行;立即捨自力之難行,歸他力之易行, 因而改法號為「智真」。於聖達上人之門下研究淨土教理,先後十二年。三十三歲時安置「二河白道圖」,隱居念佛,經三年,有更深的體悟,而寫了一首偈頌(十 一不二頌):
十劫正覺眾生界 一念往生彌陀國
十一不二證無生 國界平等坐大會
有此領悟之後,便不住一處,出而遊行全國,以勸人念佛、一心願生為其使命。於三十六歲(一說三十七)拜謁熊野之證誠殿(在當時咸謂此是彌陀權化之處,為與眾生結廣大之緣,乃和光同塵,垂跡於此地。)於此念佛百日,蒙彌陀示現,授予一偈(六十萬人頌):
六字名號一遍法 十界依正一遍體
萬行離念一遍證 人中上上妙蓮華
並為其開示濟度眾生的方法而言:
汝 誓願不可思議,哀愍一切眾生故,專勸融通念佛,此是最上善根,慈悲至極。然而或論信不信,或簡機非機,此義違佛本願。當來經道滅盡之眾生,如何論信?如何 論機?爾時唯有多少任憑口稱名號,隨聲滅除罪障。佛法流布之今時,已是信者少不信者多,廣大眾生,大多未聞佛法,無善知識隨身,孤獨卑賤惡癩病人等族有 之,何況經道滅盡之時乎?望汝自今以後,智慧門任他,慈悲門自領。不論淨穢,不論善惡,不論信疑;總之,不可論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惡共迷,不可作為出 離之要道,唯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經此彌陀開示之後,乃真正徹入本願的堂奧,領受他力的正旨,而改名為「一遍」。回頭重新再閱讀善導大師的《觀經疏》,覺得一文一句無非都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功能,始自〈玄義分〉的「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是南無阿彌陀佛;迄至最後,文文句句皆是名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