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 智諭法師主講
2010-12-14 14:02:40


釋經文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要(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自「如是我聞,至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此有六種因緣,亦曰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一時為時成就,佛為能說法的主成就,在某處為處成就,與大比丘及菩薩眾俱為眾成就。
此為結集經人之語,非是佛語,故曰證信序。世尊將入涅槃,阿難請問世尊,結集經時,經首應安何語。佛答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些大眾宣說此經。
舍衛譯曰豐德,係波斯匿王所都之國。祇樹是言園中之樹,係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所布施的。給孤獨即悉達長者,以周給孤獨故得名。此園係給孤獨長者所施,故名給孤獨園。
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比丘托缽乞食清淨自活,於己可除其我慢、精進佛道,於眾生可除其慳貪令修布施為作福田。二、破惡: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惡。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屬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係梵語,因其多義故不翻。
大比丘是讚嘆意,大有大多勝三義。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學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學多聞,強記廣識,遍通內外經典。勝者,言是等比丘,知見殊勝,出過九十六種外道。
菩薩摩訶薩,翻譯為大菩薩。有人說是地上菩薩,有人說是八地以上菩薩。
菩薩摩訶薩具云應為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薩埵者譯為有情。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當為上首,故復名摩訶薩。
又云,「大有情眾者,謂住種性,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地,及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名大有情眾。」
所謂種性有五,一、習種性,是十住位菩薩。二、性種性,是十行位菩薩。三、道種性,是十迴向位菩薩。四、聖種性,是十地位菩薩。五、等覺性,等覺位菩薩。今云住種性,便是從住位以上菩薩便是大有情。
第八預流,便是四雙八輩之聖人。從第八預流向算起,歷經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算到預流向,故曰第八預流,這些聖人都是大有情眾。
再向上乃至獨覺地,獨覺地便是辟支佛。若準前文,應包含獨覺向。
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初住位菩薩名發心住菩薩,故即從初住算起。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八地菩薩。因為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故名不退轉地。
故八地以還之菩薩及二乘聖人,皆為大有情眾。若準這段經文,菩薩摩訶薩應為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大莊嚴者,福慧二種莊嚴也。因為這二種莊嚴能圓滿無上佛道,故名大莊嚴。欲圓滿福莊嚴,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波羅蜜。欲圓滿慧莊嚴,應修般若波羅蜜。這些大菩薩,都以六度萬行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彌陀要解,位不退,入聖流不退墮凡夫。行不退,恒度眾生,不退墮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今約地上菩薩言,初地至六地,習行有時不進,名為行退。七地名遠行地便無行退,然猶是有功用道,或起愛習氣,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永絕三種退,故名不退轉地。
【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捨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
略舉菩薩名。
【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薩,自然一於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於無功用道也。
明相現時,即黎明時分。黎明時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佛所在外而立。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如是等諸大聲聞。各從住處俱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聲聞,餘經多是先列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