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業道經講話 南亭法師講述
2010-12-10 17:33:21


-供中國佛教會、廣播組,各特約電臺廣播之用。-
第一講
各位聽眾!今天的佛教之聲,由南亭法師宣講十善業道經。這部經文很短,可是內容卻包含了人類社會道德的基礎,也是學佛成佛的第一課。下面是南亭法師的話,由本臺代為播送,歡迎各位收聽!
各位聽眾!今天開始宣講十善業道經。這部經文很短,祇有二千三四百個字。他的內容,是說明十種善法的利益。這十種善法,確實是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就是修行成佛,也要以他為最初步的準則。
劉宋的時候,有一位何尚之居士,他曾對宋文帝說:假如有一百家的一個鄉村,有十個人持五戒,這十個人的性情,一定非常諄謹;假如再有一百個人修十善,這一百個人,一定也非常和睦。像這樣的風氣,能擴充到整個的天下,則編戶一千,仁人百萬。老百姓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了一惡,則省去一刑。一刑息於鄉,百刑息於國,則何患不坐致太平呢!宋文帝是個有善根的人,聽了這話,非常贊成。他並且說:我剛才看到顏彥之著論,發明佛法,確有至理,很能開獎人意。假如普天下的人,皆受到同樣的感化,那末!我就可以垂拱而治了。
這個故事,足以證明我所說的,十種善法是人類社會道德的基礎。再進一步說:十善更為我們成佛的基礎,假如有人不相信我的話,只要一讀華嚴經的十行,十地等品,就可以知道了。
我們生當二十世紀的今日,是生存競爭的時代,不但人與人爭,抑且物與物爭。可是競爭得愈激烈,反而迫使多數人不能生存,祇造成了弱肉強食,集權主義奴役他人的口號。眼前國際的局勢,是血淋淋的事實。然而,佛教徒,卻不因群眾都趨向於競爭的末路,而灰其悲天愍人的初心,假使能化得一個兩個,至少也是釜底抽薪的辦法,所以我便講這部十善業道經。
我對於學佛的步驟,也有一個口號,我這口號就是:「從高處著眼,就低處著手」。 佛陀的地位是:無上正遍知覺。所謂無上,就是修行人最高的頂點,修行至於成佛而後,再沒有高於佛的地位了。學佛的人,應以成佛為唯一的目的,這是從高處著眼。因為唯有成佛才能離一切苦,得究竟樂。可是成佛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長時間的薰修鍛煉,自利利他,集功累德,才能獲得這最高的榮譽。但是、我們又不能因為時間的長遠,廢棄這信仰和修學。因為我們如果不信仰,不修學,那就永遠沉淪在六道輪迴,生死苦海裏,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雖經過恆河沙數的劫數,仍然沒有了期。而且辜負了自己本來具有成佛資格的佛性。然而、我們應當怎麼樣呢?這很容易解答。我們是人,我們應該先發菩提心,而後從人本位做起,這就是從低處著手。假如有人問,我們難到連人都不會做,這不是污辱了我們的人格,也太瞧不起自己嗎?對不起,就佛教的立場,嚴格的說起來,我們的確不會做人。因為十善是做人的標準,違反了十善,就變成十惡,不管你是什麼人,你觸著了十惡,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你是要遭遇到墮落的。墮落、就是你如造了十種惡業當中的一種或多種,你就要失去人身,而墮落畜生、地獄、餓鬼的三種惡道。所以佛陀曾說過: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我們檢討自己的一生,對於十種善法,做到了幾種?如果沒有做到,那末!還能算會做人嗎?
十善業道,確是我們做人的標準,上面已經說過。下面我就開始講這經的題目:
佛說十善業道經
這是一經的題目。這一個題目共計七個字。第一個佛字是能說的人。十善業道四個字是所說的法。說字是能說所說二者之間的一個介紹詞。經之一字是全部文字的一個名稱。
現在第一先講一個佛字,「佛」、就是佛教教主 釋迦牟尼佛。他姓釋迦,名牟尼,佛是他所證到的果位,如人間最高名位的總統。他是中印度迦毘羅國的王太子。父王名叫淨飯,母后名叫摩耶。十七歲娶妻,妻名耶輸陀羅。他因知道人世間有生、老、病、死種種的苦惱,人類中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