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羅,他帶來了《華嚴經》的梵本,把它翻譯出來,他翻的《華嚴經》一共有60卷,34品,又稱《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到了唐代,從西域傳來資訊,《晉譯華嚴》只相當於梵本的三萬多偈,不是全本,說於闐有更全的本,於是武則天專門派人前往於闐尋訪該經梵本,並聘請譯經人。使者在於闐果然找到梵本,並請到高僧實叉難陀一同返回長安。武則天為實叉難陀組織了專門的譯場,動筆翻譯的那天,武則天親自參加,擔任筆受。這次翻譯出來的是第二個本子,共80卷,39品,又稱《唐譯華嚴》或《八十華嚴》。可是奇怪的是《六十華嚴》也好,《八十華嚴》也罷,裏面卻沒有《普賢行願品》的內容。
唐貞元年間,又來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師,他是從印度來的。他對《華嚴經》又重新翻譯。他翻譯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稱《四十華嚴》。般若翻譯的《四十華嚴》中,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如果我們想從《華嚴經》裏找《普賢行願品》內容,也只能在《四十華嚴》裏才能找到。
釋經題
這部經的題目很長,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的題目,對於我們理解該經,往往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讀者,不太重視經的名稱。其實,經的題目與經文的內容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普賢行願品》是出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這部經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呢?它是佛陀進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時說的。佛,是梵語佛陀,在這裏主要指釋迦牟尼佛陀,他是一位覺者、智者。「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意思呢?不可思議,是超越了我們凡人的思維,就是說,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們凡人的思想去想像,也無法用世間的語言去描述的。「解脫境界」是說已經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已經了脫生死,永遠不會再到生死裏面去流轉。另外,解脫有二種意思:一是心解脫,二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說心裏沒有任何痛苦煩惱;慧解脫,是說在思想知見已經成就般若智,不會被世間一切現象所迷惑、所困擾。
「普賢行願品」,一部經典是由很多品組成的。品就像我們現在一般著作裏的章節。這一品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的經文是說普賢菩薩發的十大願王,而不是說其他的別的事情,所以可以單獨立為一品。願是普賢菩薩發的,發了願以後,普賢又按自己的發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賢行願。
在中國佛教裏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四位菩薩的道場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觀音的道場在普陀山;地藏王的道場在九華山;普賢的道場在峨嵋山;文殊師利的道場在五臺山。這四位大菩薩中,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無緣大慈,另一個是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去幫助別人,慈就是給你快樂,無條件的給你快樂;悲,是拔苦的意思,同體,是把自己與眾生看作是一個整體,把眾生的痛苦看作是我的痛苦,眾生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眾生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如果我們在坐的人都有這種精神!那麼,我們大家都是菩薩啦!文殊師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學佛法裏非常重要。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成佛,其實是智慧的成就。在坐的各位,你們想不想成佛啊?
記得拿破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他不是一個好士兵」。那麼,我說:「一個不想成佛的人,他不是一個佛的好弟子」。你們說不想成佛的人,他是不是佛的好弟子呢(聽眾回答:不是!)?這就對了嘛!看來大家還是想當佛的好弟子?說明你們大家還是願意成佛的嘛!大家都想成佛當然是好事。不過,成佛要具備成佛的資糧,換句話說要具備成佛的條件。我們要學習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我們要學大行普賢的十大願王。大行:不是幫助一兩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切人,要以一切眾生作為我們幫助的物件。
我們學《普賢行願品》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