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領序三
什麼是佛法呢?人人會問!有人說懂了,有人說尚不懂,這懂與不懂離不開二門:(一)一路向下,乘願再來,果徹因源門,含:教、理、行、果。(二)一路向上,究達彼岸,因該果海門,含:信、解、修、證。
何謂要領呀?君知否?這要領,古人說是—把柄!共有四字:教、觀、照、宗。萬法都了無餘蘊了。
學佛的人,可分初心、久學!初心的人根據聞、思、修三慧,它的把炳是由約而博,廣探三藏,由文字而啟觀照。久學的人,據戒、定、慧證無漏,它的把柄是由博返約,窮澈一心,達到—性相如如(真如!)—乃由觀照而入實相,簡單而言—佛法要領!就是:「心地法門!」的意思。
學佛的人,有了以上的功行見地,進一步,要證大總持而開秘密藏,把柄分四:
一、由明心見性,了二空真如,把柄在正真般若觀照。
二、正真般若觀照既起,名:發菩提心!志在三覺圓滿。
三、深窮緣起性空,三覺圓滿,得六無畏四無礙。
四、由了前三,俯就機宜,三乘五性,建立教門,導入法界,分四種淨土,總名「一真法界」。
第一個把柄主要是教、觀雙通,第二個把柄是觀、照雙運,第三個把柄是寂照雙泯,第四個把柄是入法界—在照,照之又照,法界入矣,得歸淨土。
近代佛教史上,出了四位代表人物,一為宗門,單提向上,虛雲老和尚,二為法界圓覺學太虛菩薩僧,以上為出家之表率,三為達庵馮寶瑛居士,顯密圓融,通達教、觀、宗三門,四為本書作者,劉洙源居士,以在家人而提向上一門,由「觀」窮「宗」,以上為在家眾之表率,這四位龍家,為末法保持了—心燈不滅—佛的法身慧命以有利賴。我有位菩薩友,張君炎煌老師,以佛法要領一書入佛之門,並以之就我下問,我捧讀之餘,不忍釋卷,因這佛法要領有兩大把柄:一由約至博,知道明心見性為萬法根本,二由博返約,以四句偈,通曉群倫,宗、教、觀三通。今者劉居士哲人已逝,出家證滅,然則見書如見其人,這本佛法要領,也就是他的應化法身了,並願是書長留人間,為學佛人之眼目!值此刊行流通之在即,略誌微言,以表大義。微言已序!然則大義何在呢?答云:大義唯佛能道,吾何人也,敢言大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並告以:
「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以上如來之開示,正是本書—「佛法要領」所欲一言道盡,以示予人的宗旨所在,能明此旨,才不辜負劉洙源老居士之一番苦心孤詣,是為微言大義之序。
菩薩戒 黃正男序台中圓覺佈教所 
佛曆三○○八年民國七十年歲次辛酉年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日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