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解脫的原理和行法 淨行法師編著
2010-7-20 22:55:39
望江南
——白雲
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爭小利,蝸牛角上竊虛名,—點氣難平。
人我盛,日認長無明。地獄盡頭成隊入,西方無個肯修行,空死復空生。
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寵辱悲歡何時了,是非人我幾時休,生死路悠悠。
三界裏,水面一浮漚。縱使英雄功蓋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頭。
說明
佛教的經淪,浩如煙海,文理艱深難懂,兼且宗派繁多,就是專家學者,能夠全部通達的也不多,更遑淪—般讀者了。
雖然—門深入的學者的著述很多,但是,總嫌陳義過深,令沒有佛學根底的讀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墮雲裏霧中。因此,若要對佛法有一個較全面和透徹的瞭解,就非要花很長的時間博覽群經不可了。
佛法本為一切眾生的解脫而立,應要易於明白掌握,眾生才能受用獲益。若要皓首窮經,始望能瞭解佛法的真義,那麼除了極少數愛好鑽研哲學的知識份子外,就沒有什麼人可以得到佛法的益處,能夠賴以安身立命了。這樣,實大違佛法普度眾生的精神,不是諸佛所願。
本書作者為了節省有志向學佛的人士門外摸索的時間,把佛法的原理與修行方法,作了精簡詳盡、深入淺出的闡述。令一般讀者一書在手,便能迅速地得到一個全面、有系統的認識,可藉以作深入經藏及修行解脫的指南;不致蹉跎歲月,仍然迷失於名相概念之中,久久不能入佛解脫之門。
前言
無上甚深微妙法 千載弘揚度眾生
宗派繁衍數無量 是非論辯起紛爭
大師著述多玄秘 難令密意入眾心
佛語原是解脫法 今墮戲文折大能
後學童子常慨歎 甘露法雨眾難親
空前去苦安樂法 難令煩惱滅半分
不慚鄙陋才疏淺 強執禿筆傳佛音
欲以文字作因緣 普令有情起道心
無邊佛法皆方便 真理從來證自心
莫執言辭與詭辯 應如證果在修行
佛法只如盲人杖 論法不行費光陰
正信誠心諸佛助 堅忍必成彼岸行
一九八七年一月淨行於香港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應化
(一)佛陀的降生
一位居於天上的大菩薩,知道自己長久的修行即將圓滿、成佛的因緣已經成熟,便要下生人間應化,在這世間裏道成肉身,示現成佛之道,更要四處弘揚正法,度一切有緣,令殊勝的解脫法門、可因他的親自證得與解說、而能長住於世。
這菩薩要以自己成佛的經歷,說明眾生皆可憑自我的努力,得到一切的智慧、力量與解脫。因此,他並不選擇以超常的神通力量去攝伏眾生,卻要通過一個凡人的成長、求法、修行與證道的過程,顯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
他要在人間這最適宜求道、修行與成佛的地方,示現人能怎樣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他示現怎樣能把愛己、愛家、愛國這狹隘之愛,擴展為愛天下一切眾生、平等無差別之愛。
他示現怎樣能拋棄世間有限的治人、治國、治天下之小權,去爭取統御宇宙一切心物無限力量之大權。
他示現怎樣能放下世間生滅法中的一切可朽壞、短暫、虛假的歡樂,去換取大涅槃裏不朽壞、常住、真實的喜悅。
他示現怎樣能祛除一切的束縛,得享無限制的自由。
他要示現,人怎樣能道成肉身,在穢土成佛弘法,廣度有緣。
這位要在人間成佛的菩薩,為了在應世度眾的事業上,得到最大的成就,先作了五番觀察,才決定下生。
那五番觀察就是:
(一)人間哪些眾生,根器成熟,堪聞佛法,且能信受,身體力行?
(二)他們所處的環境與時機是否利於學佛?
(三)無盡的世間中,哪個與佛最有緣?
(四)未來佛下生哪一種族最便於示現修行弘法?
(五)以何人為父母最合乎聖者的身份?
菩薩觀察思惟的結果,就是於西元前五四四年,下生於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城(現在尼泊爾境內),示滅於西元前四六四年,應世共八十年。
菩薩生為屬釋迦族的城主淨飯王之子,姓喬達摩,取名悉達多,又名牟尼。
(二)出外遊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