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楞嚴經》是卷五,現在正式講到二十五位圓通法門。我們特別要注意,所謂「圓通」這兩個字,它的重點,是《楞嚴 經》所提到我們學佛用功修行需要一門深入,那麼多的法門採用一個適合於自己的。我們現在在分析眼耳鼻舌身意六個,上面已經提到過了,看個人對於色聲香味觸 法哪一根對我比較修行有利。所謂有利,不是利益是快速,利就是快利的意思,快速,對我的成就比較快。那麼其中當然需要教的人善知識的觀察,學人所學的人的 根器與哪一門有利,同時也要學的人自己對自己的體會哪一門對自己有利,一門深入到達最後圓滿通達,這是圓通的道理,千萬要注意啊。
此外我們 附帶說明上次提到藥王藥上菩薩關於燒戒巴的事,不止一位同學好幾位同學提出來疑問,為什麼中國有?那麼除了《藥師經》上看不到,舊譯大藏經裡頭有,《琉璃 佛經》總稱還不是這個名字,有三種翻譯不同自己去找。另外還有提到中國的菩薩戒律,《梵網經》上有,《梵網經》上是有戒律上,因為中國的菩薩戒律,大乘戒 菩薩戒在家出家都可以受的,當然先由三皈五戒等等然後到達菩薩戒。中國的大乘戒律採用的《梵網經》的戒,律本,由鳩摩羅什法師翻譯。那麼在印度的傳承到西 藏、蒙古這個系統,不用《梵網經》,用彌勒菩薩的戒律系統,也就是佛所傳承的《瑜伽師地論》裡這個戒律系統,那是歷代的傳承沒有斷過的。這兩個戒律研究大 有不同,目的是一樣。《梵網經》的翻譯鳩摩羅什翻譯提到教比丘先出家的時候,能夠捨身,修一切苦行,所謂菩薩道就是很簡單,歸納起來,難行能行,難忍能 忍。對一切苦行能夠做到,才可以進入菩薩道。所以《梵網經》上看同樣的文字,讀佛經,普通的讀書一個人要智慧讀,
所以千千萬萬人讀書,沒有 一個人讀書成功的。所以大家都會認識中國文字,哪個人會寫一篇好文章啊?寫個信都寫不通,都讀了書的,好文章更寫不出來。就是讀書固然是認識字,懂一點知 識不能說你是讀書人,不是一個文盲而已,文字認識。而能夠書讀通了成一個氣候,可以做個文學家,千萬人中一個人而已。能夠做個學術家,更難了,有思想有學 問。同樣道理研究佛學也是一樣,經典你看過了,沒有用頭腦看,不懂,有時候古代翻譯又簡單、簡化、交代不清就看不懂了。
所以有一位同學也提 到這個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典,這位大師翻譯的簡化得很,他講的都對啊,學菩薩道第一能夠捨,佈施就是捨。人生難得佈施第一是錢財,第二是這一條命,什麼都可 以佈施,錢財是代表第二生命,所以我們常常引用四川朋友講話,錢錢錢,命相連。那叫他拿一塊錢出來,心痛得要命啊,儘管講學佛,真佈施做不到的。第二假使 錢財身外之物能夠捨,了不起了,已經菩薩道。
進一步叫你能夠捨身就更難了,捨身譬如父母生病了,我們要移植一個眼睛給他,移植一個腎臟給 他,也是很難考慮啊,親人也做不到啊,還沒有要你命,真要你命就更難。所以菩薩行先要你做到這樣才可以燒掉,可以供佛,如此下文跟著接下來才可以到達大 定,由苦行而入道。他並不是規定每一個出家每一學菩薩一定要這樣做,沒有,看你自己的發心。所以有位同學我也給他提,鳩摩羅什法師自己翻譯,他燒了沒有? 他就沒有燒指頭,他也沒有在身上燒過幾個疤疤,那麼由此就可以瞭解。但是菩薩道佈施色身有各種法門的捨法,也不是非割肉下來不可。
同樣的菩 薩戒又告誡我們,不可傷害自己的身體,等於中國的《孝經》一樣,儒家的《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否則是不孝,這是《孝經》,菩薩戒裡也有這個 東西,不過講法不同,所以自己故意自殺,或者故意出自身的血,都是犯了菩薩戒,等於出佛身血,那不是上下衝突了嗎?那裡又可以說燒了,這裡又那麼愛惜生 命,所以讀書好難哪。
讀經要頭腦要智慧,看到都在學都在讀書,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