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楞嚴經》卷五,現在是第五位菩薩出來報告。「跋陀婆羅」。這位菩薩名號 的意義賢護,這是其它的經典都有的,大乘經典有時候稱賢護菩薩,有時候叫賢守菩薩,保守保護同樣的意義。每一個佛菩薩的名號都有他個人歷史的意義,所謂稱 為賢護菩薩,他是一位很久遠的菩薩,《法華經》提到有一位菩薩,叫做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是賢護菩薩的同參道友,我們現在普通講師兄弟,所謂常不輕菩 薩,這是佛經的名稱,他對任何一個眾生都很尊敬人家,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不但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不輕視任何一個眾生,那麼這個就是敬。我們中國文化的尊敬 的敬,敬人,尊重別人,重視,尊重一切眾生,看人家都如父母、如師長、如長輩、如善知識。那麼跋陀婆羅菩薩呢剛好相反,非常我慢,並沒有尊重。所以他最討 厭常不輕菩薩,覺得這樣好像很沒有出息,老是尊重人家自己好像沒有,所以他很輕視人,尤其是輕視常不輕菩薩等等,這種行為,這是我慢。態度上當然也表示看 不起,內心更是看不起,不尊重人不尊重法,因此他受一個果報墮落,幾百劫在地獄中,這個要注意啊,佛經所說的故事。
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佛 與眾生之間互相尊重,尊重不是光是表面的禮貌,內心上的一種尊重。不是光是表面那一套功夫,不行的。所以他因為有我慢又驕,慢是慢、驕是驕,慢是在內心 上,外表看不出,很堅固的外表不大看出來。驕是在外形都驕了,人都有我慢,就是我是了不起,怎麼想都覺得我了不起,即使自己犯了錯誤,臉也紅了,過不了三 秒鐘一想還是我對,臉就發白了,你錯了,錯的都是人家,這是人天生有我慢。真達到無我慢那已經到無我境界了,成道了。當然我們做不到,但是這個道理要懂, 隨時要去掉我慢心,尊重人家。
可是這位菩薩當年不是這樣,即驕更慢,我慢就是人家的意見、人家的好處,好像道理蠻對,打不進來。自己有自己 的主見,當然我慢與我見都聯在一起,自己的主見很重要,所謂堅持自己的主觀成見等等都聯在一起,因此遭受這個果報,幾百劫來墮到地獄受種種的苦。但是他有 一個最大的長處,道心不退,就是在地獄中啊,自己想求道修道,趨向菩提想求道大徹大悟,這個觀念這個習氣養成了,善良的習氣,道業不喪失,即使受這個果報 在地獄中,可是隨時也以道業為主,因此他在成道的時候的法號就是跋陀婆羅,就是賢護,善於保護這個善業,善於保護這個道業。這個道理呢?也就是憶念不忘, 譬如我們講念佛念佛,是心念在念,心念裡頭唸唸有佛。在什麼環境,得意的、失意的、在富貴功名、在清淨、在痛苦、在天上人間地獄此念不忘,就是憶念不失, 所以念佛要念到這個樣子,他能夠守護這個善業。所以再出來,當然自己受了那麼大的痛苦,痛苦就是很好的教育,所謂刺激人家曉得反省,順利的環境人不會反 省,所以在富貴中發心在優越的環境中發心是很難的,所以佛說要以苦為師。人遭遇一點挫折,身體也多病一點他道心反是堅固,身體健康一切順利,你叫他追求真 理學佛修道,那不幹,沒有時間,那個有什麼意思啊,你說學佛身體好,我不要學身體就很好了,我慢就很高了。所以以苦為師以病為藥,有一點痛苦有一點身體不 舒服啊,反是對治這個心地最好的藥物,太順利了除非是大丈夫。因此他受了這樣大的苦,所以發心再來,才覺得常不輕菩薩這個行願是對的。菩薩的行願就要常不 輕,不輕視任何人,不要看不起別人,都是尊重人。因此這一生證道登菩薩之位。
「並其同伴。十六開士」。 這個數字注意,那麼他這一生在菩薩道中有最好的道友同參道友。基督教叫教友,一貫道叫什麼?道親,取個名字吧,各有名的名字,那麼佛家叢林下叫師兄弟,各 有各的名稱,其實都是一樣,各人畫一個花樣我和你倆個不同,這個就是我慢,這是我慢,因為我表示跟你倆不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