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楞嚴經》上次講到是關於佛分析七大,就是四大、地、水、火、風這個物質性的,也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上是生理部分 的,以及精神同我們心性本體三大,地、水、火、風、空、覺、識,三樣加起叫七大,這三種屬於我們這個生命精神性的、知覺性的。那麼上面四大的,譬如說性風 真空,性空真風,四大都一樣,性水真空,性空真水。關於空大,我們《楞嚴經》的翻譯從中文轉變了,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 所知量,最後總是有一句循業發現。那麼這個空就是代表物理世界的虛空的空,但是同我們平常講佛學的空---一切過後皆空聯帶性的作用,道理是非常難懂,要 千萬注意,這個真瞭解進去了,才好修行了。
《楞嚴經》現在沒有講到,最後佛的結論:
「理須頓悟」,這個道理是頓悟的,一下懂了就懂了。
「乘悟並銷」,悟了以後這個要擺開了,銷除了。
「事需漸修」,理懂了正好修行,這個功夫是一步一步來的。
「因次遞進」, 一步一步的功夫、一步一步的解脫。這是《楞嚴經》最後的名言,事需漸修,因次遞進。所以我們需要瞭解性覺真空,性空真覺。這個空性就是能起一切覺受、感 覺、知覺的作用,那麼這是講到五大---地、水、火、風、空。覺:感覺與知覺這個作用,那麼《楞嚴經》翻過來的名稱,中文的「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我們這個自性,現在我們妄想知道的,一切眼睛能夠看見、能夠思想到,雖然叫它是妄想,妄想也是自己自性的功能起的作用。這個自性的功能它有能見一切法的作用。
所 謂性見,自己本來覺明,本來是清楚的,本來是並沒有迷、悟道的、清醒的、明白的,「性見覺明」。這個明白的能夠知道的、能夠感覺到、知覺到這個最高最精密 的覺精明見,它本身能起一切見的功能。能起見到,在凡夫能夠眼睛看見東西,乃至在入定的時候不用這個肉眼,也能夠見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事物,都是自性的功 能。所以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凡夫因為我們有了這個生命以後,把這個肉體把現有這個生命看得太重要 了,忘記了本來。換句話我們現在這個肉體這個生命,是總公司分化中間的一個極小極小的小攤位,不算什麼。我們自己本有的資本公司大得很---自性,要找到 自己這個本來。那麼跟到地、水、火、風、空、覺、識,第七個就是識的作用了。
「性識明知,覺明真識」, 我們意識能夠思想、能夠知道一切法,所謂三界唯心所造,這個心識的作用,它本來是清楚的,沒有迷過,本來不迷。這個覺明真識,我們能夠知覺一切法,了道的 也就是這個東西的作用。迷住了謂之妄心、凡夫的識心,叫識心,後來中國的道家也借用這個名稱叫它為識神,翻過來這個識心就是自性天真佛,那麼中國的禪宗後 來明心叫做天真佛。換句話這個七大,物理世界、精神世界都是我們的本性一念動搖,一念的妄動所變化出來的第二重、第三重的投影,影子。這個物理世界同現在 的精神世界本來是一元的,一念妄動,動久動得久了則迷,被動態迷住了,自己著迷了,沒有人迷住你,你自己著迷了。所以動久則亂,因此找不到來時的路。那麼 這個物理世界同現有的生命等等都是它一念迷中的第二重、第三重的投影,要瞭解到這一段,我們上面所講的。
今天繼續的是七處征心、八還辯見,說明怎麼樣是明心見性?心性之體究竟是怎麼樣?這一段的結論。那麼我們翻原文,佛說到這裡,這裡有個名偈子要做結論,
「爾時」。爾時中文的意思就是現在這個時候。那麼我們現在講那個時候,就是佛說法當堂告訴阿難那個時候。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 那麼這個時候講到這裡,七大都是自性的變化、投影。所以阿難以及當時在場的大家,因為佛智慧能力的加庇,加起來的加,就是台語所講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