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經題已經向諸位報告過了,現在介紹這一本經翻譯過來的因緣。原書上面的記載,「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這本經翻譯 過來的時候是唐代武則天這個時代。所謂天竺、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我們在歷史上的漢代稱呼印度的翻音,兩個字用得非常妙!身體的身、有毒的毒,是翻音。 後來到唐代再糾正過來,稱為「天竺」,天竺也是翻音。那麼現在確定是用「印度」。將來的時代還有變沒有?不知道。
那麼這一位所謂「沙門」在 佛學的名稱,在印度的文化裡頭,凡是出家修道的人,統稱「沙門」。沙門是現在的讀音,古代稱「娑門」,那麼用閩南語、廣東語、客家話的發音,差不多接近當 時的唐音。這是一位出家人,那麼以中文的翻音、中國的字,叫「般剌密諦」(這個「剌」不是「刺」),這個般剌密諦翻譯的。那麼這位出家人是佛教的,應該稱 比丘。不過當時的習慣,佛教的出家人稱比丘,同凡是出家人稱沙門差不多,用習慣了還是叫「沙門」。他當時這個經典到中國來的時候,差不多有達摩祖師同樣的 感想,他感覺到他自己的國家、在印度文化快要衰落了,那麼觀察東方、所謂中國有大乘氣象,達摩祖師當時來也是這樣一個心情,想找一個文化根基深厚的民族, 弘揚這一個教義。那麼他當時來的時候,正好碰到印度的法令不准佛教的文化向外流傳,尤其是《楞嚴經》,屬於密教的秘密的修證的法門,禁止出國。所以第一 次,他想航海到中國來帶這一部經,拿我們現在觀念說,在他本國海關就把他擋回去了;尤其不准帶這一部經出來。那麼他這個出家人——任何一個宗教家,不一定 是佛教,傳道的精神都比世界一般人傳佈文化教育的熱情堅固,因此,他第二次把這部《楞嚴經》的原文用梵文濃縮下來,很小,把自己兩個膀子這裡、把這個地方 (師示脅下)這個皮就撕開了,那當然很痛苦了!把這個經典用絹放到這個肉裡頭,把皮再縫好,使這個皮創口長好了再出國,那麼檢查不到了。所以到了中國廣州 上岸,又把這個皮再重新割開,把經典拿出來。是這樣一個因緣。
根據我們歷史的記載,等他這部經翻譯完了,印度也追蹤來了,又在中國把他抓回 去了;可是經典翻譯了。是這麼一個因緣來的。所以我們看到前人為了文化,尤其是宗教徒、尤其是出家人,為了文化的傳佈,慈悲的心念、所謂以精神思想救濟一 切人,佛學稱為度眾生,這種精神是了不起的!
同時,我們看到一本書,明代的一本也屬於地理學的重要的書籍,也是遊記最重要的書籍,叫《徐霞 客遊記》。那麼他這個人拿現在講喜歡到處旅行,差不多在南方一帶這些五嶽名山都走過了。尤其他在明代的時候到雲南、到掖西、乃至到雞足山,很多的地方。危 險的地方風景最好,他都去。他就有一個感歎:凡是山明水秀、風景最好、風水最好的地方都有和尚。同時給他帶路的和尚,有些山上沒有路,都在樹頂上爬過去、 很長一截,他都到達了。到了那裡又是一個小茅蓬,又有和尚住在那裡。所以我們古人形容中國的名山勝水,有這麼一個名聯:「世間好語佛說盡」,世間好語、好 話佛經已經講完了;「天下名山僧佔多。」天下的名山到處都是和尚。這也對文化事業、觀光聖地呀,在古人尤其是過去的佛教徒,無形中做了最大的貢獻。所以 「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
當然,到了我們幾十年前,我也到處跑,就有一個感想,這個字要改了:「世間好語佛說盡,天下名山兵佔多。」那些廟子都駐了部隊了。就是感慨無窮!
這 個就是講到般剌密諦當時翻譯經典的情況。般剌密諦他這個名字的意義在中文來講,叫「極量」,到了極點,就是說他修道的功夫已經證到了最高的境界,所謂「極 量」。不過中文「極量」兩個字不足以包括當時的這個原文。當時的原文究竟是梵文呢,還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這是簡單地介紹他的歷史。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