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個重點要記住的。《楞嚴經》的開始非常有名的,是佛要阿難學佛修行,先有準確的見地。所謂見地,普通一般所講 的先要見到道體,所謂修道成佛是以什麼成佛的?不是以妄想心去成佛,要見到自性真如。那麼以我們中國普通的說話講,先要求明心見性,見性才能好修,修行。 所謂悟後起修,見道以後正好修道。不然道是個什麼東西也沒有見到,在盲修瞎煉,一切做功夫方法那是屬於功夫,屬於現象與作用,不是道體。佛要求的是見到道 體以後,那麼你修一切法都對了,是這個道理。所以此經開始有七處征心,心在哪裡?心是個什麼東西?八還辯見,如何去見道?自性在哪裡見?因此與阿難反覆的 討論,阿難越來越搞不清楚了,同我們一樣。
那麼阿難又提出來要求,如何才能真正得止得定?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如何才能得止?然後如何 由定發慧,怎麼樣能夠見道?可以說阿難第二次所問的主題也是倒因為果的,那麼佛一路答下來就告訴他由身心、生理的身體的物理的到心理的,這個分析這些現 象,相和用,而道體、自性之體不屬於因緣、非自然性。因此分析了六根六塵就是十二根塵十八界,非因緣非自然性,是講那個體,如來自性不屬於因緣不屬於自 然,清淨本然這個道理。那麼把這個分析完了,就是也可以說是屬於我們一切眾生個體的部分,由這個人身體生理、心理的兩部分。
那麼進一步現在阿難進一步問屬於物理部分,也就是我們肉體部分同整個的物質世界這一部分,那麼上一次的名言,經典上的名句很多。同學聽到這一段回來對於文學哲學的,也可以說是科學的名句非常讚歎,都要記得。
「同於變化。始終相成。生滅相續。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阿難。如水成冰。冰還成水。」 這是已經講到物理作用這個世界,所以一切物質能量的互變,不能說它是空也不能說它是有,一切有的現象都是假有,即使我們這個肉體現在存在,假相說是一個 人,由生來變壯年到老年變成死亡,之後又另一道的輪迴輪轉過來,如旋火輪,這是輪迴道理,冰還成水,水還成冰,都是它的變化。這一切變化的現象都是靠不住 的,這幾句是個原則,是物理世界的原則。那麼這一個重要的它是說明心物一元,物理物質的東西的能量互變,現在科學所講的接於佛法了,能量互變,自性本空, 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物理部分也是如此。
所以下面我們翻過來164頁今天開始,他把物質世界用佛學的歸類,歸成了四大地、水、火、風,他加 以分析,地大就是物質世界固體的東西謂之地大,地大類就是這一大部分。在我們身體上的地大就是骨頭、肉這些等等,這是地大;血啊、精液這是水大;生命的熱 能這是火大,並不是發脾氣叫火大;呼吸我們這個自然的生命的元氣叫風大。四大,普通所講四大就是這個。《楞嚴經》講到七大,四大以外空(虛空,第五大)、 覺(感覺的作用)、識(意識的狀態)合起來是七大。地水火風空屬於物理的,覺與識啊屬於是精神的,心物一元的。
現在分析七大的作用,那麼我 們舉這幾段列子以後,不想拖時間耽誤下去,其他的後面的就是只講重點了。把這一部分,見道部分在理上先要弄清楚。那麼現在佛的分析也就是參究,所謂分析就 是參究,也就是修止觀所講的正修止觀,正修止觀要勉強分析參究起正思維的作用,不是盲目坐在那裡什麼都不想叫修行,那是修的無想定,外道定了,最高不過是 無想定,況且你還做不到真正的無想,現在要你起正思維。所以他叫阿難。
「汝觀地性。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 先原文注意到這一段,必須要瞭解原文,《楞嚴經》不是說聽過、看過一道算數的,那不行,你一輩子看,假使你沒有悟道以前,多讀一次多瞭解一次,多深入一 次。所以我們中國古人講讀書,好書不厭百回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