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楞嚴經》上次講到「八還辨見」。能見的、看得見的這個見,我們眼睛能夠看得見的這個作用、它的性質。那麼,最重 要的幾句話,八還:明暗、通塞、分別、虛空等等,都有所來源的。每個來源找到了以後,我們生命中自己有個東西,還不掉、無所歸的,就在這個本位上。這個道 理,佛跟阿難辯論得很清楚了。那麼後世都習慣性認為「七處征心、八還辨見」就是明心見性最重要的關鍵。可是有一個搞錯了,把現在佛說的眼睛看見、能見的這 個性質,當成見道證得菩提那個見。這個中間有個關鍵的,上一次我們也沒有說明,留到現在大家要注意的。現在阿難再提出來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原文在七十四 頁,接下就是七十四頁本文: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雲何得知是我真性?】我們表面上看這個文字, 好像看到阿難尊者比我們都還要笨,佛說了那麼多了,他還有問題。但是你仔細研究他的問題,是問得非常正確的。那麼這個文字上告訴我們,阿難對佛說,我現在 雖然認識了,「此」這個,我們眼睛能夠看東西這個見性、能夠看的這個作用,「無還」,沒有地方可以歸還,只有歸還給我自己,所以我們自己能夠抬起來看見 的。 
那麼這個道理他說我認識了,認識「見性無還」。但是,(下面就是有個「但是」了,)「雲何得知是我真性?」他說我眼睛張開能夠看見、 閉到也能夠看見、看到自己裡頭空洞的,這個當然屬於我自己了,他說這個道理我知道了。「雲何得知」,現在我怎麼樣可以瞭解、自己知道「是我真性」,我這個 生命的本來,我生從哪裡來?這個是生來以後才有的啊!那個真正的能夠見性、那個基本的功能在哪裡?換句話說,我們父母沒有生我以前,我怎麼來的?這個宇宙 是哪一天開始的?人類幾時才有人?幾時才有東西?這個「見性」,如何得知是我真性?
所以,這個「見性」同這個「真性」,因為中國的文字上都是「性」、都是「心」,看了兩個字認為認得了——這兩個觀念不同。他上面所講的「見性」是眼睛看見東西的那個作用的「見性」。現在講的「真性」,宇宙萬有生命根本的那個真性。是這個道理。
【佛告阿難】,佛的答話了,【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娑婆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這 幾點,佛提的問他,他說我現在告訴你,他說像你,「今汝未得無漏清淨」,你沒有證果,沒有證到無漏果、阿羅漢果。無漏清淨是證果的境界,小乘極果這個境 界,一無滲漏、一無缺點了,圓滿了,周詳了,清淨圓滿,他說你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換句話,你沒有功力、見地,智慧上功夫上都沒有到。但是,「承佛神力」, 因為他跟在佛的旁邊,他說以我神通的功力加持你,可以看到初禪的境界。
初禪是修禪定大小乘基本的見地,所謂初禪境界,系心一緣,「離生喜 樂」,這是講心理上那個境界。一切精神不散亂、專一了,又不昏沉、又不散亂,有出離之感、跳出物理世界的感覺,生理發生無比的快感、快樂;心理上是一心不 亂的,有無比的喜悅,這是功夫的境界,初禪。這裡講的初禪是初禪的果位,初禪天果是欲界天,這個天人境界比我們人高。比如說太陽、月球、其它星球四天王 天,這些超過我們這個地球以外的其它星球世界,如果這個人得了初禪天的果位、定境,都看得見。我們很簡單,坐在這裡,尤其戴了近視眼鏡,沒有眼鏡,書本都 看不見的。得了初禪天的境界,可以看到超越太陽、月亮、外星球的境界。不需要那麼閉眼,也不需要這個樣子才看見(師示範),他在禪定境界上自然就看見了。 不是這個肉眼,但是也離不開這個肉眼的作用,自然的。那個說有些人有眼通,要這樣看,或者這樣看(師示範),那都不是。是很自然的,這個初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