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一只牡羊的金剛經筆記》 文子
  春天到了,閱讀的癮頭犯啦!這個月像是失心瘋發作似的,先後跟台灣博客來網絡書店以及台灣誠品網絡書店買來好幾千元的出版品,而這本《一只牡羊的金剛經筆記》,便是這次采購書單裏的貴客之一。
  在網絡書店購書,如果不是事前有看過實體書才買,便是得依仗著該書的文字介紹,才能夠判斷是否要買。而這本書的文字介紹就很快地抓住了文子的目光,下定決心買來一看。通常一本書能夠吸引書蟲靠近,該書所引起的內在共鳴感肯定頗大,而《一只牡羊的金剛經筆記》就是這類典型的書。
  文子跟作者郝明義一樣,都是他所說的“黑戶佛教徒”,我們並沒有刻意外顯自己是個佛教徒這件事,甚至,文子常說自己是個不及格佛教徒,既沒有勤跑道場,也沒有每日誦讀佛經或是做早晚課,但是,在內心底我是深深認同自己是佛教徒的,我也跟作者一般,有自己的皈依師父——聖嚴法師,在皈依的同時也受了五戒。文子所皈依的法鼓山乃是以禪宗為門風,眾所周知的六祖慧能,便是在某一日聽到《金剛經》的幾句經文而開悟的。
  而文子當然沒有這等利根智慧,跟《金剛經》結緣的契機,也是相當偶然,文子是在幾年前閑逛唱片行時,買了一片由風潮唱片出版馬來西亞音樂人黃慧音所創作唱誦的《金剛經》CD,購得回家後一聆聽,簡直驚為天人,唱誦佛經的音樂,文子絕對不會是第一回聽到,但是,黃慧音將整部的《金剛經》經文,唱誦得相當莊嚴而祥和寧靜,文子一聽就非常喜歡,甚至有一陣子睡覺前,都必定播放這片CD才入睡。
  說來汗顏,文子雖然聆聽《金剛經》的經文,恐怕已經不下百千次,但是,卻從未有一次拿出《金剛經》給徹頭徹尾的閱讀過一遍。而這次透過對閱讀《一只牡羊的金剛經筆記》,在某一層面上,讓我對人生的思考方面,有一種被再次醍醐灌頂之感。讀書時會用熒光筆畫重點,已經是我的多年舊習,文子就將讀完該書後,所摘錄我所認為有幫助的重點,在此跟大家分享嘍!
  樂觀,會昧於事實。
  前瞻,會看不到腳下的陷阱。
  所謂“善惡”,所謂“是非”,不過是價值觀的投射。而價值觀是會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
  不要被自己的念頭所惑,不要被自己的念頭所制。
  我過去做事跑得太快。太快了就會摔跤。摔跤之後再爬起來前進,不免耽擱。還不如一開始就慢一點,穩穩當當的跑。(事緩則圓)
  “微型人生”,是把人生的各個面向,集中在自己設定的時間內都探索一遍。
  學佛的人,開始就要練習不要隨便起心動念。因為對念頭的認識與掌握不夠,起心動念往往都是業,造成對別人的傷害。
  我們起心動念,無非都是為了求自己的“福”。而既然是“福禍相倚”,那么我們求“福”的同時,往往也就可能得“禍”。
  在我對看管自己念頭沒有把握之前,我不想主動追求什么。
  信心不是陪你從黑暗走向光明,信心是陪你從一個黑暗走進另一個更深的黑暗。
  如果我的事業還沒到可以大跨步前進的時候,一定是我自己本身還沒准備好。
  在社會之中做有用的人,就是讓自己從群體生活中得到的,與自己對群體的貢獻平衡。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善。改善不了的,就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事,就不要去癡心妄想。這樣也就可以安分守己,心滿意足。
  “念起即覺,覺已不隨”,是從道理上提醒你不該怎么做,以及起了念頭就該趕快打消的方法。
  早該走出我所熟悉的區域。於人於己都有利。
  我一直相信,書不在擁有多少,或讀了多少,而在能否遇到一本書,讀了之後,你的人生從此不再如同過往。
  沒有“無常”,一些虛假的面具不會脫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